摘要:这话不是网友吐槽,是柬泰边境波贝镇一位卖炸鱼摊的大姐上周对着 TikTok 镜头说的,点赞 17 万。
“口岸还关着,家里米缸先见底。
”
这话不是网友吐槽,是柬泰边境波贝镇一位卖炸鱼摊的大姐上周对着 TikTok 镜头说的,点赞 17 万。
评论区里一片“+1”,泰国清迈的留学生、柬埔寨制衣厂女工、跑跨境物流的司机,全在排队倒苦水——原来“国家博弈”四个字砸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张 50 泰铢的过桥费突然没了,工资缩水三分之一,夜市啤酒从“管够”变“半瓶”。
洪森前阵子发语音,语气挺轻快:泰国货进不来?
正好,国产大米、熏鱼干销量蹭蹭往上爬,商务部 10 月数据出来,本地加工食品份额一口气涨了 8.4%。
听起来像打了一场翻身仗,可点开细项,增长主力是“袋装木薯片”和“罐头罗非鱼”,单价低得可怜,利润薄得能透光。
说白了,只是“有东西填货架”,离“赚大钱”还差十万条湄公河。
更魔幻的是,泰国军方同一天开记者会,理由万年不变:边境雷没排完,先保人命再谈生意。
翻译成人话——口岸铁丝网继续通电,谁急谁自己想办法。
于是 3 万名跨境劳工瞬间变“夹心饼干”,白天在柬埔寨工厂打卡,晚上回不了泰国宿舍,睡纸箱、蹭寺庙、排队洗冷水澡,一条边境线把生活切成两半。
日本车企最先坐不住。
本田在柬泰两边都有零件仓,货车绕远一趟多烧 280 公里油,一个月烧掉 70 万美元。
日方把两国军官和商务部拉到东京大使馆喝清酒,三轮闭门会下来,谈出个“临时通行证”草案:11 月起给日企货车开绿色通道,一天放行 80 辆,但车厢要贴 GPS、押运员得提前 48 小时交护照复印件。
听着像 VIP,其实等于“花钱买个排长队资格”,小道消息说每辆车还要另交 200 美元“协调费”——最后大概率转嫁给消费者,日系摩托车涨价通知已经在打印。
有人算过账,柬对泰贸易逆差确实缩了 37%,可世界银行直接泼冷水:不是出口变强,是进口“人为消失”,国内需求跟着掉,9 月通胀率才“漂亮”地跌到 3.2%。
一句话,老百姓买得起的都买,买不起的直接不买了,需求躺平,数字当然好看。
反对派抓住这点炮轰政府“用贫穷换指标”,社交平台上刷起 #GDP 涨钱包瘪# 的标签,晚上直播一开,打赏比卖货还热闹。
东盟峰会 11 月定在暹粒办,会场离关闭的边境口岸直线 40 公里,尴尬气氛拉满。
秘书处放风说要把“边境经济止血”写进议程,但知情人士透露,泰国军方代表席位升高,规格跟外交部长平级——翻译一下:安全口说了算,钱的事先排队。
柬埔寨这边则准备了一套“替代产业招商 PPT”,计划把边境变经济特区,口号都想好了:“泰国不给路,我们给厂”。
可当地老板一句话戳破:电力 1 度 0.25 美元、物流时间多 3 天,外商一听“免税”都摇头,宁愿飞去越南。
最惨的还是夜市那群卖泰国辣椒酱的小贩。
海关一关门,货架上“泰国原装”标签瞬间成了稀缺品,一瓶 60 泰铢的辣酱被炒到 180 柬币(约合 4.5 美元)。
有人囤了 200 瓶,一周赚回半年房租;也有人押宝失败,边境突然放行的话,辣酱价格跳水,直接天台排队。
现在波贝镇流行一句黑色笑话:炒币不如炒辣椒酱,至少能吃,爆仓还能拌饭。
眼看旱季快到,跨国卡车司机们又收到内部消息:军方打算在 12 月前再延 60 公里铁丝网,说是“防走私”。
司机群瞬间炸锅——绕山路多 90 公里,油费翻倍,一趟活白干。
有人提议众筹“买雷排雷”,真把段子活成现实;更多人开始学柬埔寨语,准备直接在西哈努克港接货,不走泰国。
语言学校趁机涨价,12 节课包会“过关口令”,学费 120 美元,送一句地道高棉骂街,学完就能跟边防吵得有来有回。
所以别被“进口替代”四个字晃了眼。
数字漂亮,钱包缩水;口号震天,脚底没路。
东盟峰会能不能变救命稻草,没人敢押宝;老百姓能做的,是把辣椒酱瓶子再擦亮点,等下一波涨价——或者,等铁丝网哪天突然开门,别被冲进来的泰国货撞个满怀。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