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7年12月14日,入伍后我分到了一营的“模范三连”,到部队第二天早上团里组织新兵入伍第一课,便是参观全军唯一三次用“英雄”两字命名的英模连队——“英雄八连”。
文|帅刚社
人生其实有很多遗憾,我与“英雄八连”也有个遗憾。
1997年12月14日,入伍后我分到了一营的“模范三连”,到部队第二天早上团里组织新兵入伍第一课,便是参观全军唯一三次用“英雄”两字命名的英模连队——“英雄八连”。
正是这一次参观,我与“英雄八连”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个月新训结束后,我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师从宣传干事屈杰文学写报道,可苦于刚入伍时阅历较浅,加之能力和笔力有限,即便很想写一篇八连的豆腐块,许久也都憋不出来,可八连始终是我心中一片精神的高地。
直到2000年入伍两年多,在我愚钝的笔下还是未能写出一篇八连的稿子来,这一年8月底我带着一个报道员的惭愧和对八连的遗憾上军校的,有时感觉自己都是逃离的。
军校毕业听说我有可能分到师直,于是就打电话给在政治部的老师傅林云安说想分回到团里去任职,后来,我也就顺利地分回团里,在一营二连当排长。
当时团里的宣传干事董广调回了河南,所以宣传干事的岗位一直空缺着,那会我还未授衔就扛着学员肩章借调到团政治处负责全团的对外宣传,那几年“英雄八连”这几个字也只是作为例子,偶尔出现在我为数不多的见报稿里。
2010年8月份,部队刚高原驻训一年半返回不久,组织又把我从四连指导员调到政治处搞宣传,那一年我挖空心思写了一篇“英雄八连”的通讯,发给师傅林云安让他把关。
谁料稿子被老林改的面目全非,他在我原稿的基础上,改写了一篇《传承英雄风骨》的通讯稿,在当年人民武警报周末版头条位置大篇幅刊发,这是我写“英雄八连”的第一篇稿件。
随后不久老林又写了一篇《“英雄八连”真英雄》的通讯稿,这篇稿子是用7篇百子短消息组合而成,大标题用的是通讯的风格,每篇短消息的标题还用了一组数字,突出反映“英雄八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传承,稿件形式就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署名老林也带着我的名字。
很快稿子就在2010年10月21日人民武警报头版头条位置加编者按刊发。当时稿子见报后在武警部队宣传领域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社长和主编在开编前会时给予大力表扬,年底在武警部队新闻报道“橄榄杯”评选时,报社将此稿按7篇头版头条计算,这一次我又沾了师傅的光,也沾了“英雄八连”的光。
随着入伍时间和笔力的逐渐渐长,后来陆陆续续写了很多“英雄八连”的稿子,也相继都在军队和地方各大报刊杂志刊发,当年想为心中的高地写一篇稿子,可苦于能力和水平有限遗憾,终于在入伍13年后梦想成真了。
2011年,老林在入伍30年临退休前一年,极力推荐我到师里来接班搞宣传,第二年在他光荣退休后,我和梁兼铭两个年轻人挑起了全师新闻宣传的担子,由于自己当兵与八连在同一个团,对于这个英雄连队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
在师政治部那几年,每年在给武警部队上报典型线索时,我都将“英雄八连”作为典型线索上报,连续两三年却都未能被确定,这又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遗憾,但我一直为这个遗憾而去努力去坚持。
记得“英雄八连”的宣扬出现转机,还是2014年连队被武警部队确定为主题教育试点先行单位,上级准备要在全部队教育展开之前让八连介绍经验,这一次虽然不是对外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武警部队内部的典型宣扬。
那年在写八连主题教育经验时,由于我们处在基层部队站位哈眼界不够开阔,始终跳不出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桎梏,稿子一次次被上级机关推翻,我们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久,总部政治部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来团里帮助我们总结八连的经验,我和宣传科副科长张文斌、教育干事王选文积极配合,这也是一次深入学习感悟“英雄八连”精神内核的机会,更是一次向上级机关学习的机会。
在总部处长的精心指导下,一篇以“英雄八连”弘扬英雄文化、投身强军实践的教育经验,在历时三周后终于定稿,武警部队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正在甘南驻训的八连向全部队介绍了教育经验,沉寂了多年的八连终于在武警部队总算荣光了一回。
干一件事只要坚持,总会是有回报的。2014年底,总部领导来考察师党委班子,政治部主任一到平凉的当天晚上,就在师小礼堂听取考核组关于八连全面建设的情况汇报,会上武警部队宣传部副部长提前一周过来,和我们一起撰写汇报稿并亲自向首长汇报。
2015年初,“英雄八连”又风光一次。当年武警部队召开党委扩大会,八连被写入了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宣扬63师187团“英雄八连”投身强军实践的典型事迹”,八连终于在当年被确定为重大典型准备展开对外宣扬。
在确定为典型宣扬对象前,我还写了一篇《“英雄八连”用传统基因砥砺官兵英雄血性》的内参,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参刊发,总部领导在2015年4月27日的《人民日报内参上》批示:“认真搞好总结,加强宣传报道!”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传来,从师、团领导到“英雄八连”官兵无不振奋。当年8月,武警报社社长一行三人来师里指导典型宣扬工作,师团领导陪同参观了连史馆,确定了《“英雄八连”的八面威风》这个主题,我和团宣传干事杨勇等人用了1月将稿子写好传给人民武警报社,政工编辑室主任很快就进行编辑,只等着典型宣传全面展开后第一时间签发见报。
期间,我又指导团里精心准备典型宣扬展开前各项准备工作,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一年上级大事要事较多,八连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能展开对外宣传。
2015年6月,武警部队在宁夏银川举行装备展示现场会,总部宣传部部长来银川西沙窝时,我给师政委建议让领导当面给宣传部长汇报宣传相关事宜,部长说任务结束后就展开,可等到年底还是没有宣传,那篇已经编辑但未见报的《“英雄八连”的八面威风》的稿件也就不了了之。
两年后,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英雄八连”改称八中队,期间连队全面建设走了一些弯路,那会我已调到总队机关,曾给支队领导和宣传干事建议,可从正视问题痛定思痛的角度入手再去宣扬,可领导考虑问题都有所顾虑,八连的宣传一度跌入了低谷。
2022年底,我已转业地方上班近一年。那年春节,妹妹一家来和我们一起过节,好奇的外甥说没有去过部队,那天我带着一家人去八里桥“英雄八连”,领着外甥看了连队的内务设置,又参观了一次连史馆,临走时年轻的指导员送了我一套连队资料,看着当年由我指导编印的这套资料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如今回头想一想,入伍23年来虽然未在“英雄八连”当过兵更没有任过职,仅仅也只是在2013年5月份在连队当兵锻炼过一个月,可我总觉自己生命早以融入了这个英雄的连队,脱下了军装后也可以说自己也算是八连一个老兵了。
而对于八连宣传的这个遗憾,我想今生终究是无法弥补了,可这个英雄的连队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后依然会屹立在我的心中。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