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产化率证明/认证是企业向各类合作项目展示产品国产化替代的技术水平实力重要依据,能够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各行业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化替代已经从单点突破走向全
国产化率证明/认证是企业向各类合作项目展示产品国产化替代的技术水平实力重要依据,能够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各行业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化替代已经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面推进。国产化率报告是指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产品及零部件构成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与证明。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国产化率服务涵盖全领域、全产业链、全细分产品的国产化率证明/认证;适用于招投标、项目申报、项目合作、企业宣传、配套选型、商务合作、重大项目等全场景。
国产化率涉及多方领域,以下为光学编码器行业介绍
一、行业定义
光学编码器多年来一直是运动控制市场的主流选择。其基本结构由红外LED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组成,分别安装在编码盘两侧。这种编码盘通常采用塑料或玻璃材质制造,表面刻有精密交替的透光与不透光栅线。当编码盘旋转时,LED光源的光路被栅格周期性阻断,从而产生典型的A/B两路正交方波脉冲,通过解析这些脉冲可精确测定轴体的旋转角度与转速。
目前主流的光学编码器芯片主要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透射式编码器将带有精密缝隙的码轮置于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之间,通过码轮旋转产生的透光/遮光效应生成开关信号来检测旋转角度。反射式编码器则将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并列置于码轮同侧,通过检测码轮表面反射光强度的变化来测算旋转角度。
二、市场规模
随着工业4.0与智能制造加速落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对运动控制精度要求不断提升,24位及以上高分辨率光学编码器芯片成为刚需。协作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高端编码器芯片的应用场景。作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持续扩大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产能,推动光学编码器芯片需求强劲增长。日韩在半导体设备与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持续成为高端编码器芯片的主要消费市场与创新中心。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24年全球光学编码器芯片市场规模大约为2.54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3.95亿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6%。中国范围内光学编码器芯片生产商主要包括Broadcom、SEIKONPC、IC-Haus、传周半导体科技、安必轩等。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91.0%的市场份额。
三、光学编码器芯片市场挑战
1、高端应用领域存在技术壁垒
尽管需求增长,但超高分辨率光学编码器芯片研发仍面临精密光电对准要求和信号处理复杂性的挑战。纳米级光栅设计与降噪算法等关键专利仍集中在美国博通、英国雷尼绍等国际龙头手中,形成新进入者的技术壁垒。
2、环境敏感性与可靠性问题
光学编码器芯片在恶劣工业环境中存在固有局限,污染物(灰尘、油渍、湿气)会导致性能下降。虽然封装解决方案可缓解问题,但会增加单位成本,相较于inherently坚固的磁编码器,在价格敏感的自动化领域尤其受限。
3、替代技术竞争加剧
磁编码器和电容编码器因更好的耐用性和更简单的组装工艺,在中端应用领域日益普及。这迫使光学编码器芯片供应商要么接受工业市场的利润侵蚀,要么加速混合解决方案的研发,而后者需要大量资本支出且投资回报周期存在不确定性。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致力于“为国内外各领域企业、官方机构、三方组织战略决策、产业规划、国产化率认证/证明、市场地位占有率认证&证明、进入性研究、市场调查、企业资信/信用调查报告、数据分析、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行业研究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目标,提供全领域、全细分产品的国产化率认证/证明咨询服务,为企业品牌形象、产品竞争力、产品市场地位、技术研发实力、品牌价值、市场信任度、吸引投资与合作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品牌产品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
来源:中金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