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5日12时49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刘文藩同志遗体已于9月27日在第一殡仪馆火化。
《天津日报》9月28日消息,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5日12时49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刘文藩同志遗体已于9月27日在第一殡仪馆火化。
刘文藩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25日12时49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
刘文藩同志,1934年3月出生,河北唐山人,1950年进入天津市土木工程学校土建系工民建专业学习,1954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天津市第四建筑公司、西北第六建筑公司技术员、工程队长,期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8年进入天津建筑工程学院土建系在职学习,195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天津市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积极分子。1960年任天津市第六建筑公司技术员、工程队长。1961年受组织委派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建设,任土建施工技术负责人、专家组长,期间,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援蒙工作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外事工作纪律,既注重抓好援蒙人员思想教育和对外宣传工作,又注重抓好技术方面工作,团结广大施工技术人员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得到有关部门好评。1964年回国后到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工作,并曾担任学校副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但他始终对党忠贞不渝,经受住了考验。1968年起担任天津市建筑工程局技术处负责人、杨柳青电厂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土建工程师。
1974年至1986年,刘文藩同志先后任天津市建委副主任,市城建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他经常深入施工工地,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先后参与组织南市食品街建设、古文化街修复和新建凯悦饭店、水晶宫饭店等大型工程建设,展现出较强的业务素养和组织领导能力,为天津城市面貌的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1986年至1993年,刘文藩同志任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1988年兼任市政府技改办主任。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服务市领导抓好市内“三环十四射”道路兴建、民用煤气化工程等城建领域重点工作。他注重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技改工作的改革思路和措施,认真抓好广播通讯公司录像机生产线、微型汽车生产线改造及华联商厦、劝业场、南楼商场等扩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技改工作特点,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提出在项目管理中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的改革举措,提升了项目建设进度,保证了项目质量,有效节约了投资。
1993年至1998年,刘文藩同志任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在加强地方立法、强化法律监督、推进依法治市、密切联系代表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根据天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带领有关部门科学选择立法项目,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法规质量,先后组织制定了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听取有关部门汇报,有计划、有重点开展视察和执法检查,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连续五年组织开展对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为促进天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刘文藩同志从天津市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天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力支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热心公益事业,担任天津市老年基金会会长、理事长期间,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推动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为天津老年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文藩同志是天津市第四次、六次、七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文藩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他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勤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注重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建议。他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待人诚恳,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刘文藩同志永垂不朽!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