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下,余庆县500亩食用百合迎来采收旺季,龙溪镇菊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菊配正和农户们一同弯腰劳作,一个个裹着湿润泥土的饱满百合鳞茎被小心挖出,分拣、装筐的动作娴熟利落,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弥漫开来。
时下,余庆县500亩食用百合迎来采收旺季,龙溪镇菊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菊配正和农户们一同弯腰劳作,一个个裹着湿润泥土的饱满百合鳞茎被小心挖出,分拣、装筐的动作娴熟利落,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弥漫开来。
“看中食用百合的市场潜力,又瞅准当地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的好条件,前些年就试着引进了优质品种。”刘菊配说,从最初小范围种植到如今80亩规模,他靠不断摸索,慢慢掌握了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百合种植“土专家”。
今年的收成让刘菊配喜上眉梢:“气候给力,管理也精细,亩产达到2000斤左右!按每斤14元的收购价算,每亩产值超3万元。”凭借个头均匀、品质上乘的优势,他家的百合早通过订单销往湖南、上海等地的农产品市场,销路稳稳当当。
自己种百合尝到了甜头,刘菊配心里惦记着周边乡亲。他主动把种植经验分享给大乌江镇、龙家镇的村民,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全程跟踪指导,还帮忙联系收购协商解决销路难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百合种植队伍,如今大乌江镇、龙家镇的百合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形成了以龙溪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百合种植带。
“以前种玉米、红薯,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多少。跟着种植百合,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大乌江镇村民杨平碧一边分拣百合,一边算起增收账,“今年我家60亩百合预计能收10万斤以上,收入很可观!”目前,在刘菊配的带动下,周边乡镇已有40余户村民种植百合,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百合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下一步,余庆县将加大对百合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刘菊配等种植能人的技术经验,开展更多针对性种植技术培训。同时,余庆县还将探索百合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让这朵娇艳的“百合”,真正成为带动余庆乡村振兴的特色“致富花”。
来源:余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