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易烊千玺粉丝冲突引热议:demo 与编舞争议引爆粉圈大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5:23 1

摘要:一则 “王源新专辑未公开 demo 疑似复刻易烊千玺早年编舞创意” 的爆料,在 9 月 23 日深夜点燃粉圈引线。这场横跨音乐与舞蹈领域的争议,迅速从细节比对发酵为大规模网络冲突,不仅导致微博服务器短暂瘫痪,更让这对相伴十余年的前队友再度被推上舆论风口。

一则 “王源新专辑未公开 demo 疑似复刻易烊千玺早年编舞创意” 的爆料,在 9 月 23 日深夜点燃粉圈引线。这场横跨音乐与舞蹈领域的争议,迅速从细节比对发酵为大规模网络冲突,不仅导致微博服务器短暂瘫痪,更让这对相伴十余年的前队友再度被推上舆论风口。

此次冲突的导火索,源于某音乐博主曝光的 30 秒音频片段 —— 据称是王源筹备中专辑的未公开 demo 伴奏,搭配了粉丝制作的 “疑似雷同对比图”。图中显示,demo 对应的舞台动线设计,与易烊千玺 2016 年 “归来” 主题生日会上自编自导的舞蹈《青春》核心创意高度重合:两者均以 “追光下的迷茫与觉醒” 为叙事主线,在抒情段落采用 “俯身低吟接爆发力起身” 的动作转换,甚至连背景光影从冷色调向暖光渐变的节奏都惊人相似。

这一发现瞬间引爆双方粉丝阵营。易烊千玺粉丝迅速整理出《青春》的创作佐证:作为千玺 16 岁时独立完成编舞、音乐剪辑的作品,该舞蹈曾因 “将青春挣扎具象化为肢体语言” 获业内认可,粉丝强调 “这是刻着他成长印记的原创表达,绝非可随意借鉴的通用框架”;王源粉丝则反驳称,demo 仅为未完成片段,且 “舞台动线和光影设计属常见艺术手法”,直指对方 “借情怀碰瓷”,更晒出王源早年创作手稿证明其音乐构思连贯性。

争议在 9 月 24 日凌晨进入白热化。双方粉丝在微博展开系统性对抗:易烊千玺粉丝以 “守护原创” 为名占领王源个人超话 “屠广场”,刷屏 “尊重创作者”“别拿青春当素材” 等话题;王源粉丝则反击控评千玺相关资讯账号,翻出早年 “组合资源分配” 旧账,互扒黑历史的激烈言论充斥评论区。

这场有组织的对抗很快突破粉圈边界:某顶奢品牌同时签约两位艺人,其官微评论区瞬间涌入数万条 “要求品牌表态” 的留言,迫使品牌紧急关闭评论功能;更有极端粉丝将冲突延伸至豆瓣、小红书等平台,通过 “挂人” 公示对立粉丝个人信息、制作嘲讽表情包等方式扩大战火。上午 10 时许,微博热搜榜前 20 位被 “王源 易烊千玺”“粉丝大战 服务器” 等 11 个相关话题占据,峰值时段的信息洪流导致平台出现约 15 分钟的加载故障,# 微博崩了 #随之上热搜,阅读量半小时破亿。

面对失控的舆论态势,王源工作室与易烊千玺工作室于 9 月 24 日中午 12 时 13 分、12 时 15 分相继发布声明,这是两人单飞发展以来首次同步回应粉圈冲突。两份声明措辞高度一致:均强调 “原创值得尊重,艺术表达难免有共通之处”,呼吁粉丝 “停止对立,回归理性”,并明确表示 “已收集恶意引战、造谣诽谤的账号证据,将启动法律追责程序”。

然而官方表态未能平息风波。粉丝群体的对立情绪早已超越此次争议本身:从 2016 年三周年见面会的应援地盘争夺,到历年生日祝福、资源对比引发的暗战,TFBOYS 解散后的 “唯粉对抗” 已形成惯性。在声明评论区,仍有粉丝质疑 “对方先挑事却各打五十大板”,更有大粉私下号召 “保留证据,暂避锋芒但不放弃维权”,部分极端言论甚至绕过平台审核在小众社群传播。

这场冲突再度暴露了娱乐行业的深层痛点。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缺乏明确的艺术创意侵权界定标准” 是争议发酵的核心 —— 舞蹈创意、舞台光影等抽象表达的 “雷同” 与否,尚无司法判例可依,这给粉圈争吵留下了空间。而粉丝群体将 “维护偶像” 异化为 “攻击他人” 的行为,更重演了 2014 年 EXO 爆吧事件中 “群体对立引发平台瘫痪” 的旧辙,暴露粉圈 “以爱为名的暴力” 顽疾。

事件也引发公众对 “艺人与粉丝关系” 的讨论。有法律博主结合最高法近期公布的网暴典型案例分析,粉丝 “挂人” 公示信息、号召集体投诉等行为已涉嫌侵犯人格权,而艺人工作室虽发声呼吁理性,但 “追责恶意账号” 的实际执行效果常因举证困难大打折扣。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对曾在练习室互相打气的少年,如今每次关联都伴随着粉丝的硝烟,正如网友所言:“十年羁绊没敌过粉圈割裂,最该被守护的情谊成了最刺眼的战场。”

截至 9 月 26 日,相关话题仍盘踞热搜榜,微博已清理违规内容超 2 万条,封禁恶意账号 376 个。但粉圈的对立情绪尚未完全消散,这场由 “创意雷同” 引发的冲突,终究成了检验娱乐圈生态的又一面镜子 —— 当追星异化为 “战争”,无论是艺人还是粉丝,最终都将沦为情绪的囚徒。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