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孤注一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0:30 1

摘要:即便自9月高位回撤已经有了20%,君实生物(688180.SH)2025年以来仍上涨了50%,而年内区间最大涨幅更是高达107.93%,走出了一波相当漂亮的估值修复行情。

在最近的医药圈,有很多声音认为“君实生物滞涨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即便自9月高位回撤已经有了20%,君实生物(688180.SH)2025年以来仍上涨了50%,而年内区间最大涨幅更是高达107.93%,走出了一波相当漂亮的估值修复行情。

01

拓益®稳定放量

市场对君实生物进行重新定价,是基于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拓益®)步入持续放量通道,这说明君实在弥补自身商业化能力不足的短板。

25H1,拓益®国内市场销售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约42%,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快速放量态势。

此前2024年,拓益®在国内销售额15.01亿元,同比大增约66%。这是一个不错的势头。

作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PD-1单抗,拓益®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适应症于2018年12月获批,并于2019年2月开启了商业化,首年销售收入7.74亿元,2020年进一步放量至10.03亿元。

不过,之后因医保灵魂砍价,拓益®销量虽然在增长,但收入端却不甚理想。2021年,销售额跌至4.12亿元;2022年、2023年,相继恢复至7.36亿元和9.19亿元。

直到2024年,才突破了2020年的前高。

虽为首款,但却并没有享受到先发优势红利。

事实上,君实的拓益®一直被百济的百泽安®、恒瑞的艾瑞卡和信达生物的达伯舒®压制,销量远不如后面3款。

以2023年为例,百泽安®销售额高达38.06亿元,达伯舒®约为28亿元。而恒瑞更是在商业化初期占据国产PD-1产品销售金额的大半壁江山,2019年-2021年销售额约为48.9亿元、47亿元和41.41亿元。

02

重金投入

对此,君实疯狂砸钱用于拓益®拓展适应症的研发,并同步进行国际化。

你看啊,君实预计总投资66.22亿元用于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占其计划研发总投入108.57亿元的60.99%;截至25H1,已累计投入61.44亿元,占累计投入研发总额84.31亿元的72.87%。

也就是说,君实超七成的研发投入,用在了拓益®这款产品身上。

2018年-2025年上半年,拓益®先后获批了黑色素瘤(二线治疗,单药)、鼻咽癌(二线及以上治疗,单药)、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单药)、鼻咽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EGFR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肾细胞癌(一线治疗,与阿昔替尼联合)、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三阴乳腺癌(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肝细胞癌(一线治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黑色素瘤(一线治疗,单药)等12个适应症。

除了上述已获批适应症外,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与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的SNDA已获NMPA受理;另还有8个适应症进入到关键注册临床。

国际化方面,早在2023年10月,拓益®用于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就已获FDA批准,之后在全球多地获批;另一全球多地获批的适应症是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

从早期小适应症到后面的NSCLC这样的大适应症,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从国内到国外,这为拓益®2024年以来的持续稳定放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

03

亏损收窄但盈利暂时难望

得益于拓益®的放量,2024年以来,君实亏损大幅收窄。

2024年及25H1,录得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4.13亿元,同比减亏43.9%和36.01%;扣非净亏损12.9亿元、4.78亿元,同比减亏43.86%和23.72%。

不过,这些在公司股价里边已经得到了充分定价。

短期而言,君实扭亏无望。

这有待于拓益®在国内外市场的放量、放量,再放量,进而全面覆盖掉研发投入,撕掉融资输血的标签。

来源:看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