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年5月份左右吧,我觉得自己该有一台电脑了,可是那时候我经常帮别人组装电脑,一台全新的电脑至少也得7-8000,对我而言,有点难以下手,于是就想着凭着自己是学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一台二手电脑吧。
2000年5月份左右吧,我觉得自己该有一台电脑了,可是那时候我经常帮别人组装电脑,一台全新的电脑至少也得7-8000,对我而言,有点难以下手,于是就想着凭着自己是学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一台二手电脑吧。
说干就干,第二天坐车跑到广州的太平洋电脑城,买了一块技嘉的主板,一块AMD K6/2 333的CPU,金河田的机箱电源(这个是新的),2条32M杂牌内存条,一张显卡(不记得牌子了),一块希捷3.2G硬盘(这个也是新的,旧的不敢要,怕有坏道),一台15寸老式三菱显示器(这个显示器质量真的挺好,显示效果也不错,买的时候400块,04年的时候还卖了150),一台“全新”的二手电脑就这样买回家了,总共大概花了2000多。
回来后第一时间就组装,测试,把CPU超频到了450,500,发现超到500的时候,运行几个小时后,CPU过热,而450则基本上没问题,于是一直用450跑,那个时候的ADM K6真是一块好CPU啊,不比同频的奔腾差多少,关键是便宜了很多。
那个时候主要还是打打单机游戏,90年代的时候最喜欢玩“金庸群侠传”,“仙剑”,2000年左右开始打“帝国时代2”,可以单机,可以联网,最喜欢里面的游侠,哈哈。
帝国时代2
因为自己也做这一块,就经常升级,今天换个主板,改天换个CPU,过段时间又换块显卡,2001年的时候,装了长城宽带,去二手市场花了10块去淘了一块3COM的3C905B网卡,非常超值,那个时候普遍都在用TP-LINK或DLINK的10M网卡,都差不多要70-80块,而这块网卡是100M的,那个速度,贼拉快,真香。
经典的3COM 3C905B TX
到04年的时候,终于换了一台优派的15寸液晶显示器,就这样不断升级,整个电脑除了机箱电源已经换了好多轮了,哦,还有那块网卡,一直陪我到这台电脑彻底淘汰(差不多到2014年)。
07年底的时候吧,因为工作,经常要带电脑出去见客户,就买了一台联想扬天的笔记本,那时候联想好像还不是Lenovo。
11年去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公司配了一台IBM的TINKPAD,开始真用不惯它的那个小红帽,但是用惯了发现真的好用[捂脸],这个时候联想就放在家里,而台式机则慢慢的越来越少用了。
14年8月,离开了小厂,自己去买了一台华硕的刀锋(灵耀系列),这台笔记本我真的挺喜欢的,超轻簿,配置也挺高,价格也不贵,好像才6000多,一直用到21年,速度其实还是很流畅,就是电池实在不行了,而互联网时代的硬件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压根就找不到电池配件了。
21年的9月份,换了一台华为的笔记本在用,现在也基本上不玩游戏了,所以一台4000多的华为,连型号都忘记了,反正完全能胜任日常工作需要。这不,都4年多了,系统都没有重装过,响应还是非常快。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依稀记得,当年我们的计算机老师和我们炫耀:我的服务器硬盘,800M的!(那时候我们上机还是用的386工作站,人手一张3.5寸1.44M软盘),现在手机都1TB内存了。
还有人认识这个吗?
现在确实比以前要便利的多,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可是为什么我们又常常想回到从前呢?你们会怀念从前吗?
来源:老李的人·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