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社保、北向重仓10元以下核电,低估值+高成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08:30 1

摘要:今年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30.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0.9%。与此同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提速,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启动,未来将满足10000P算力运营需求,仅此一项每年用电量就将达

当AI算力需求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的终极基石。

今年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30.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0.9%。与此同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提速,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启动,未来将满足10000P算力运营需求,仅此一项每年用电量就将达到87.6亿千瓦时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为行业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核电作为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正成为保障算力基础设施能源供给的关键力量。社保基金与北向资金早已布局一批10元以下的核电产业链优质企业,这些低估值、高成长的隐形冠军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01 电力危机:算力爆发的隐形瓶颈

当我们沉浸在AI带来的科技奇迹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训练一个大型AI模型所需的电力相当于一个小型城镇数年的用电量。算力中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机房需要24小时恒温,空调系统、机柜一分钟都不能断电。

数据令人震惊:2024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长30.9%,远超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中电联预计,2025年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量将达到3600亿千瓦时,5G基站用电量将达到1400亿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或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占比接近6%

这种爆发式增长正在引发一场能源需求革命。传统能源结构难以满足算力指数级增长的电力需求,而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又难以保证算力中心所需的稳定供电。核电作为唯一能够提供大规模、稳定、清洁电力的能源形式,正重回能源舞台中央。

政策层面已经明确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强调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到2025年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02 核电产业:迎来十年黄金周期

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核电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5月,美国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核能的行政命令,国际投行高盛也表示,核电迎来十年黄金周期

中国作为核电大国,正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截至2025年7月,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超过55台,在建机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将从目前的5%提高到10%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核电产业链涵盖燃料供应、设备制造、电站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市场空间广阔。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资规模高达2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占一半。随着核电建设加速,整个产业链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国核电技术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华龙一号”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已投入商运,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之一。

核电产业的复苏从资本市场可见一斑。2025年以来,核电核能板块表现强劲,多只个股涨幅超过50%。社保基金与北向资金纷纷加仓核电概念股,尤其是那些股价低于10元、估值合理、业绩增长确定的优质企业。

03 低估值高成长:10元以下核电龙头全解析

在社保基金与北向资金的重仓股中,一批股价低于10元的核电产业链企业尤为引人关注。这些企业不仅估值合理,更重要的是在各自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已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融发核电(现价8.02元):核电设备国产化龙头企业,核心业务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主管道制造,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项目,具备核聚变关键部件量产能力。2025年二季度,巴莱克、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显示国际资本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远东股份(现价8.27元):电力设备行业龙头,聚焦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能机场三大主业。公司的TAC-1安装标段工程是ITER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设备安装工程。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持股1599.45万股,位列公司第五大流通股东。

顺纳股份(现价6.83元):电力设备行业领先的输配电设备制造商,公司研制的特殊用途干式变压器,包括牵引整流变压器、核电用干式变压器、直流融冰用变压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试验平台变压器等。2025年二季度,巴莱克银行仍持有204.97万股,位列公司第八大流通股东。

大西洋(现价5.12元):焊接材料行业龙头,聚焦核电焊材国产替代,依托技术专利与品牌优势。目前已经和国内三大核电公司(中核、国核、广核)充分合作。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持有1099.50万股,位列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

这些企业共同特点是:股价低、估值合理、技术壁垒高、成长性明确。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它们正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机遇。

04 资金动向:社保与北向资金布局逻辑

社保基金和北向资金作为A股市场的聪明钱,其布局方向往往具有前瞻性。在核电产业链领域,这两大主力资金的选股逻辑高度一致:青睐低估值、高成长、技术壁垒强的企业

社保基金布局核电产业链具有明显特点:长期持有、逐步加仓。以核电焊材龙头大西洋为例,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持股1099.50万股,位列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且持股数量保持不变,显示长线投资决心。

同样,在远东股份中,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尽管二季度减仓34.25万股,但仍持有2445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这种小幅调整而非清仓的操作,表明社保基金对核电产业链长期前景依然看好。

北向资金则更注重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在融发核电中,巴莱克、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在二季度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这些国际投行对估值极为敏感,选择在当前时点布局,表明他们认为核电产业链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

两类资金共同青睐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核电设备、高端材料、智能电网等细分行业。这些行业不仅受益于核电建设加速,更受益于整个能源转型和算力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从持仓市值看,社保基金和北向资金在核电产业链的配置仍属低配,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核电产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这些聪明钱可能会继续加仓,推动板块估值进一步修复。

05 风险与机遇:低估值核电股的双面性

低估值核电股虽然具有明显投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需理性看待。

技术风险:核电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门槛极高。企业需要长期技术积累和持续研发投入,一旦技术路线选择错误或研发跟不上行业发展,可能面临被淘汰风险。

政策风险:核电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国家政策。虽然当前政策环境友好,但一旦出现核电安全事故或国际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冲击。

市场风险: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企业面临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风险。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一旦订单不及预期,业绩可能大幅波动。

然而,与风险相比,低估值核电股的机遇更为显著:

估值修复空间大:当前多数核电概念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滚动市盈率普遍在20倍以下,部分个股甚至低于10倍。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成长确定性高:核电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十年成长路径清晰。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将翻番,产业链企业将直接受益。

技术壁垒护城河深:核电行业准入壁垒高,现有龙头企业经过数十年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已形成较深护城河,新进入者难以构成威胁。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是要甄别真成长与伪概念,重点关注那些技术实力强、订单充足、业绩增长确定的优质企业。

06 投资策略:如何布局核电产业链

面对核电产业链的投资机遇,投资者应如何制定策略?

长期投资思维:核电产业发展周期长,技术迭代需要时间,投资者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短期追涨杀跌。可重点关注那些有技术壁垒、有市场优势、有政策支持的“三有”企业。

分散投资原则:核电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中游设备、下游运营等多个环节,投资者可适当分散布局,降低单一环节波动风险。也可通过相关行业ETF进行配置,享受行业整体增长红利。

估值安全边际:当前市场环境下,估值安全边际尤为重要。可重点关注那些市盈率低、市净率低、股息率较高的“三低”个股,这些股票下行风险可控,上行空间可观。

政策跟踪意识:核电产业政策性强,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国家核电政策动向、项目审批进度、国际合作等重大事件,把握投资时机。

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策略应有所区别:

稳健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产业链中游设备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订单充足,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相对合理。

成长型投资者可关注上游新材料、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虽然风险较高,但一旦技术突破,成长空间巨大。

保守型投资者可关注核电运营类企业,这些企业现金流稳定,股息率较高,具备较好的防御性。

算力经济时代,电力是终极基石;核电产业振兴,低估值龙头迎来重估。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以及核电建设加速,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社保基金与北向资金重仓的10元以下核电股,代表了主力资金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这些低估值、高成长的隐形冠军,正站在算力革命与能源革命的交汇点上,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对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的同时,更应关注那些估值合理、成长确定、技术壁垒深厚的优质企业。只有把握产业本质,才能在这场算力与电力的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内容与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清风相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