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雪国》文学鉴赏:虚无雪原上的火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07:19 1

摘要:一列火车轰鸣着穿过隧道,将窗外嘈杂的世界隔绝于身后,驶入一片被厚重积雪包裹的寂静天地。暮色为远山勾勒出模糊的轮廓,车窗玻璃上,流动的灯火与乘客疲惫的面容交织重叠,构成一个虚幻而不真实的空间。正是在这光影交错的边界,岛村第一次注意到了那个名叫叶子的年轻女子,她正

一列火车轰鸣着穿过隧道,将窗外嘈杂的世界隔绝于身后,驶入一片被厚重积雪包裹的寂静天地。暮色为远山勾勒出模糊的轮廓,车窗玻璃上,流动的灯火与乘客疲惫的面容交织重叠,构成一个虚幻而不真实的空间。正是在这光影交错的边界,岛村第一次注意到了那个名叫叶子的年轻女子,她正悉心照料着一位气息奄奄的男子,神情专注而哀戚。她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冰冷的玻璃,清澈却带着难以触及的遥远。与此同时,在雪山环抱的温泉旅馆中,艺伎驹子正怀着复杂的心绪,等待着这位来自东京的访客。川端康成的《雪国》,便在这极致的洁净与寒冷中,缓缓展开一段关于生命、虚幻与徒劳之美的宿命交响。

雪国,是地理的所在,更是心境的映照。这里的时间似乎被严寒凝固,万物覆盖在纯白之下,一切声响都被吸纳入无边的静谧。这种环境与人物的内心形成了深刻的共鸣。岛村,一个生活优渥却精神倦怠的东京知识分子,对西方舞蹈有着理论上的癖好,却缺乏亲身实践的冲动。他三次前往雪国,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逃离,试图在这片“世外桃源”中为自己虚无的人生观寻找一个确凿的注脚。在他眼中,一切热烈的追求终将归于沉寂,生命的意义恰在于其无可避免的徒劳。

而驹子的存在,则是对这种虚无最生动、最具体的反驳。她身处世俗的泥沼,却顽强地保持着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她一字一句地书写日记,并非为了给谁看,而是为流逝的时光留下印记;她刻苦练习三弦琴,在单调的重复中追求技艺的精进,琴声里迸发的是不肯向命运屈服的灵魂之火。岛村以一种冷静的、近乎残忍的审美眼光观察着她,将她所有的努力视为一种悲壮且无意义的姿态。他欣赏她的美,却无法理解这美背后那份坚韧的生命力,这种隔阂注定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叶子则如同一个缥缈的幻影,是小说中极致之美的象征。她洁净、神秘,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她对行男的照顾超越了寻常的情谊,更像是一种仪式性的奉献。她的声音在雪夜的车站回荡,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她最终在火灾中如流星般陨落,身体在火光映照下,仿佛与倾泻的银河融为一体。

绝对的、永恒的美,只能以毁灭的方式来定格。叶子或许是驹子失去的纯真时代的影子,也可能是岛村内心所追寻的、不可企及的理想化身。她的死,让岛村那建立在旁观与品味之上的虚无主义,第一次直面了真实而残酷的终结。

川端康成的笔触拥有一种敏感的质感,他对色彩、光线和细微动静的捕捉达到了极致。驹子衣领上绒毛在灯光下的柔和光晕,叶子眼眸中倒映的寒山雪影,雪地上新旧交叠的足迹……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摹,它们是情感的载体,是人物心象的投射,共同编织成一张密集的意象之网。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镜像与倒影,如车窗上的重叠影像、镜中变幻的容颜,不断模糊着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暗示我们所执着的真实,或许只是一场短暂的光影游戏。

《雪国》中的情感关系,含蓄而克制,充满了未完成的遗憾与距离感。驹子对岛村的爱,热烈而卑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着飞蛾扑火般的决绝;岛村对驹子,则混杂着欣赏、怜悯与肉体的吸引,却始终无法投入真正的灵魂共鸣;叶子与行男之间,更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层面的羁绊。

那场吞噬蚕房的大火,将小说的氛围推至高潮。叶子的死亡场景被描绘得极其唯美又极其恐怖,极致的美丽与瞬间的毁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强烈的审美冲击。在这一刻,岛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审美距离被彻底击碎,他必须直面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绝对性。叶子的陨落,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她作为一种纯粹理念的完成,在毁灭中达到了静止。

雪国的四季轮回,悄然对应着人物命运的起伏与心境的变迁。春天的萌芽暗喻短暂的希望,夏天的生机象征燃烧的激情,秋天的萧瑟预示衰败的来临,而漫长冬季的死寂,则是一切归于虚无的最终写照。自然不再是背景,而是内化于人物命运之中的有机部分。

当终点注定是虚空,过程是否还具有价值?驹子以她的全部生命给出了答案。她的“徒劳”,恰恰是对抗虚无最勇敢的方式。她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下,记录、学习、去爱,这种明知徒劳仍全力以赴的姿态,本身便是一种崇高的胜利,是对生命本身最真挚的礼赞。

我们习惯于用功利尺度衡量一切,情感被估值,行动追求回报。而《雪国》却向我们提示了“无用之事”的价值:那些无法带来实际利益的情感投入,那些只为内心充盈而进行的修炼,那些对瞬间之美的痴迷与捕捉。这些看似徒劳的执着,恰恰构成了生命最真实、最宝贵的质地,让我们得以在必然的虚无面前,保有尊严和温度。

人生旅途,亦如驶向雪国的那列火车,我们皆是窗前的过客,透过自己的镜片观望和解读世界。真正的智慧,或许不在于寻得一个确凿的答案,而在于学会深情地体验这段旅程,珍惜那些不期而遇的风景与温度,即使它们终将逝去。就像驹子笔下那些琐碎的日记,它们见证的不是宏大的功业,而是生命曾经热烈存在过的痕迹。在认清生活徒劳的本质之后,依然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生活,这或许就是面对永恒雪国最勇敢的姿态。

来源:mp5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