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前一把手发布兵推结果:大陆随时可收台,台舰队需在东岸集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6:59 1

摘要:近日,一场由台军前总参谋长李喜明主导的“重磅兵推”在台北悄然展开。这场汇聚美军、日本自卫队等17名退役将领的军事推演,以“台海危机应对”为核心议题,试图为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的幻想提供理论支撑。26日,李喜明公布兵推结果,其核心结论直白却荒诞:解放军已掌握台

近日,一场由台军前总参谋长李喜明主导的“重磅兵推”在台北悄然展开。这场汇聚美军、日本自卫队等17名退役将领的军事推演,以“台海危机应对”为核心议题,试图为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的幻想提供理论支撑。26日,李喜明公布兵推结果,其核心结论直白却荒诞:解放军已掌握台海绝对优势,台军唯有将舰队集结于东岸(如花莲),方能“勉强一战”。这场兵推看似专业,实则暴露了台军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偏差,更折射出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的虚妄本质。

兵推结论:解放军“三栖突袭”与台军“东岸困局”

根据李喜明公布的兵推报告,解放军被定义为“台海绝对优势力量”。报告指出,解放军具备对台岛全域实施海陆空三栖突袭的能力,台岛东岸(如花莲、台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屏障”。这一结论与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军事部署高度吻合:自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围台军演”常态化,战机、军舰频繁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形成对台岛的“合围之势”。兵推更强调,解放军可通过常态化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舰艇编队,随时封控台岛海空域,切断其与外界联系,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主动。

台军方面的处境则被描述为“毫无还手之力”。兵推认为,台军若在西太平洋前出,将直接暴露于解放军反舰导弹、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内;而若集结于东岸,虽可依托花莲佳山基地的地下机库和岸基反舰导弹构建防御,但面对解放军“东风”系列导弹的饱和攻击,以及无人机、巡飞弹的精准打击,台军舰机生存概率极低。更讽刺的是,兵推建议台空军在花莲基地设置近防系统,防止巡飞弹攻击——这一提议恰暴露出台军对现代“非对称战争”的无力应对:当解放军以“蜂群战术”实施饱和打击时,台军传统防御体系根本无法招架。

东岸集结:台军的“自欺式防御”与战略短视

李喜明为台军开出的“药方”——舰队集结东岸、依托岸基火力反击,看似“理性”,实则暴露了台军战略思维的严重滞后。从地理层面看,台岛东岸虽背靠中央山脉,地形复杂,但解放军早已通过卫星侦察、无人机巡航等手段,构建了对台岛全域的实时监控体系。2023年,解放军“山东”舰编队曾穿越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与台东外海的台军舰艇形成对峙,这一行动明确传递信号:解放军具备对台岛东岸的直接打击能力,台军所谓“东岸安全区”根本不存在。

从战术层面看,台军若将舰队集结于东岸,无异于“自缚手脚”。现代海战强调“分布式杀伤链”,即通过分散部署、网络化协同提升生存力。而台军将舰艇集中于花莲、台东等狭小海域,不仅成为解放军远程火力“定点清除”的靶子,更会因空间限制无法展开有效机动。此外,台军反舰导弹、反潜机等岸基火力虽有一定威胁,但解放军可通过电子战、反辐射导弹等手段优先摧毁其指挥系统,使台军“以地制海”的设想彻底落空。

更值得警惕的是,台军兵推的“东岸集结”建议,本质上是民进党当局“以武拒统”思维的延续。自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其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持续推动“渐进式台独”,并试图通过强化军备、拉拢外部势力构建“防御壁垒”。然而,历史早已证明:任何试图以武力对抗统一的行为,终将失败。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介入,仍未能阻挡中国推进统一的决心;如今,解放军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体系已臻成熟,台军任何“以武拒统”的尝试都不过是螳臂当车。

结语:统一是历史大势,“以武拒统”死路一条

台军这场兵推,与其说是军事推演,不如说是民进党当局“台独”幻想的最后挣扎。当解放军的“东风”导弹划破台海夜空,当075型两栖攻击舰在台东海岸抢滩登陆,当“福建”舰航母编队形成对台岛的“铁壁合围”,任何“东岸集结”的妄想都将被碾为齑粉。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只能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