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国内芯片圈简直炸了锅,长江存储估值直接飙到1600亿,合肥的长鑫科技也揣着1400亿估值,准备敲响的大门,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国家级选手要上场了。
最近国内芯片圈简直炸了锅,长江存储估值直接飙到1600亿,合肥的长鑫科技也揣着1400亿估值,准备敲响的大门,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国家级选手要上场了。
这俩巨头,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合肥,被圈内人称为中国存储芯片的“南北双雄”。
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产业链的神经。
先说说长江存储,这家伙有多牛?
它是除了中芯国际之外,咱们国家半导体制造的另一张王牌。
主要搞的是NAND闪存,就是你手机、固态硬盘里存照片、装APP的那个东西。
最近它搞定了股份制改革,估值冲破1600亿,背后站着的是国家大基金二期等一众“国家队”资本,这架势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技术上,长江存储更是争气。
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硬是搞出了294层3D NAND闪存,而且已经量产。
这是什么概念?
就像盖楼,别人盖200多层,我们也能盖到快300层,技术上已经追平了国际一线大厂。
它独家的“晶栈Xtacking”技术,更是让数据读写速度有了质的飞跃,这是咱们自己的独门秘籍。
更火的是,它还瞄准了AI时代最金贵的HBM(高带宽内存)。
这玩意儿是AI服务器的“心脏供血系统”,英伟达的GPU都抢着要。
长江存储的子公司武汉新芯已经在这个领域布局,一旦突破,那想象空间可就太大了。
再看合肥的长鑫科技,它的故事同样励志。
2016年才成立,硬是在被三星、海力士、美光这“三座大山”垄断了几十年的DRAM内存领域,撕开了一道口子。
DRAM就是你电脑里的内存条,没它电脑开机都费劲。
长鑫存储的崛起,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DRAM火种。
现在,它启动了上市辅导,保荐机构是中金和中信,直指科创板“存储芯片第一股”。
今年3月刚拿了108亿融资,投前估值就高达1400亿,这要是上市了,绝对是A场的一个巨无霸。
这两家公司突然集体加速,背后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市场回暖了。
存储芯片经历了一年多的“骨折价”后,现在全球进入涨价周期,从手机到服务器,大家都在抢货。
其次,AI疯了。
一台AI服务器需要的内存和闪存,是普通服务器的3到8倍。
这个需求增量是爆炸性的,长存和长鑫正好踩在了风口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国产替代。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都在推着整个产业链往前跑。
那么,普通投资者怎么分一杯羹呢?最直接的就是看它们的“朋友圈”。
长江存储这边,卖设备的最先受益。
北方华创的刻蚀机,是生产294层芯片的关键设备,已经批量供货。
拓荆科技的PECVD设备,也是HBM封装离不开的。
卖材料的也跟着吃肉。
华海诚科是国内唯一能批量生产HBM封装核心材料GMC的企业,这可是个稀缺货。
雅克科技的光刻胶、前驱体,都是芯片制造的“食粮”。
封测环节,通富微电作为国内HBM封测的龙头,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
江波龙、德明利这些做存储模组和主控的,也跟长江存储深度绑定,共同开发AI服务器方案。
长鑫科技那边,逻辑更直接。
兆易创新不仅是它的战略股东,直接持有1.88%的股份,关系铁得很。
合肥城建的母公司更是通过基金间接持股超过20%,堪称“影子股”。
产业链上,亚翔集成帮它建最关键的洁净厂房;彤程新材、晶瑞电材的光刻胶已经批量打入;深科技旗下的沛顿科技负责最后的封装测试。
可以说,长江存储和长鑫科技这两艘“航母”一旦起航,带动的将是整个国产半导体舰队。
从技术突破到资本运作,一个属于中国存储芯片的黄金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对于我们来说,看准那些技术过硬、和巨头深度绑定的公司,或许就能抓住这波浪潮的机会。
来源:小璐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