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补截留、养老甩责 —— 万名农垦职工的艰难抗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23:23 1

摘要:在呼伦贝尔广袤的农垦土地上,422 名职工已为粮补扣发、停发问题持续奔走 14 个月,2010 年农垦系统启动企业改制以来,七个国营农牧场集体的权益逐渐被侵蚀。

在呼伦贝尔广袤的农垦土地上,422 名职工已为粮补扣发、停发问题持续奔走 14 个月,2010 年农垦系统启动企业改制以来,七个国营农牧场集体的权益逐渐被侵蚀。

一、粮补:扣发过半、公示 “悬空”

作为保障农垦职工生计的 “救命钱”,海拉尔市政府办公厅〔2012〕159 号文件早已明确,农垦系统 “未分户、耕地未落实到个人” 的特殊背景下,所有职工均应享受补贴,且由地方政府牵头监督执行。但 2023 年起,这项政策在落地中完全走样,政府监管却未及时介入。2023-2024 年,可集体实际到手粮补资金金额普遍被扣发 50% 以上,2023 年 1 月起,补贴更从每月 820 元直接降至 410 元,家庭人口多、补贴额度高的职工扣发比例达 60%。农场仅作出 “资金紧张”政策调整”等口头答复,无任何书面文件、财政部门批准扣发的文件,也未公示扣发资金的具体用途。

2025 年年初,各农场工作人员逐一通知职工签署《粮补发放确认单》,但各个农牧场领导让手下职员到职工家,要求放弃耕地补贴;2025 年粮补本应 1 月到账,截至 7 月 24 日已逾期 6 个月仍未发放,莫拐农牧场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相互推诿;6 月,特泥河农牧场、莫拐农牧场、哈达图农牧场等多个农场张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公示表》,可近 90% 的人未收到全额补贴,少数收到的也仅为核算金额的 30%,得到的答复始终是 “系统数据延迟”“上级尚未拨付资金”。

而潮尔河农场2025 年初突然通过表示 “核算错误”,要求全额退回两部 ,对声明 “生活困难无法退回” 的职工,农场直接扣除其在农场在职家属的工资抵扣,职工家庭收入骤减;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回应称,2016 年三项补贴改革后补贴对象已调整,2025 年按专项整治要求执行,对不同农场的执行差异则表示“需核实” 。

7 月 16 日,6 名代表赴呼伦贝尔市政府信访,提交材料后未获反馈;7 月 30 日,又向国家信访局提交实名材料;8 月 12 日,莫拐农牧场出具处理意见,称“依 2025 年专项整治,退休职工非种地农民,不享补贴”;8 月 20 日,集体向农垦集团提交复查申请,请求撤销处理意见、补发补贴,并再次援引海拉尔市〔2012〕159 号文件主张权益。值得关注的是,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每年获得“十三亿级”粮食补贴资金,扣发的补贴用途却始终未公开。

二、养老:灵活就业非 “自愿”,未破产却甩责

维权集体中,近半数人曾是农场正式职工。改制时,这些职工被农场统一告知 “需转为灵活就业身份,才能保留生产资格”,并未主动申请离职或转换身份。

企业未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且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需承担职工在职期间未足额缴纳的养老统筹费用,以及因企业原因导致身份转换产生的社保补缴责任。而呼伦贝尔农垦相关农场至今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却以 “职工已转为灵活就业,与农场无劳动关系” 为由,拒绝承担养老统筹责任。

对退休人员而言,这种责任转嫁意味着 “掏空积蓄补社保”。对下岗后仍处于灵活就业状态的职工来说,每年近万元的社保费用(每月 1246 元)更是沉重负担 —— 该集体下岗职工普遍月收入仅 2200 元左右,部分人自 2018 年底起便被迫断缴社保,截至 2025 年 7 月已断缴 7 年,“不敢生病,感冒拿药都挑便宜的”。此外,下岗时农场分配的 100 亩草场,因无灌溉设施,2024 年旱季出现大面积草枯,2023 年有职工尝试种植苜蓿草,最终倒赔 1400 元;且全体下岗职工均表示,从未享受过就业帮扶、社保补贴等专项政策。

但内蒙古其他地区已破产的国有农场,职工社保问题由当地政府协调财政资金兜底,未足额缴纳的部分由政府补贴,职工无需个人垫付;而此处未破产企业却将责任转移。

三、收益欠发 “糊涂账”,无依据收费断生计

该集体还面临其余两项权益受损问题。改制时,农场要求职工认购风险股,按固定金额认购优先股,承诺前者 “按年度盈利分红”,后者 “按固定利率发放收益”。但从 2016 开始便未发放股金,职工们被无理由强迫低价退股后,整个农垦集团的固有的资产、公司所有的账目从未进行评估公示,并且,集团要求他们退股时,明确表示不影响地力补贴等资源,但补贴逐年减少直至为零,他们想讨个说法,只换来 “与你们无关” 的回应。

呼伦贝尔农垦部分农场管辖范围内的大面积集体草场,职工作为组织成员享有无偿承包经营权。但 2020 年开始,部分农场却以 “草场维护费”“承包管理费” 名义向职工收费,既未出示收费的政策依据,也未公示收费后的资金用途。

四、结语

面对权益受损,他们提出自己的诉求:一是足额补发 2023-2024 年欠发粮补,明确 2025 年粮补到账时间,停止追扣已发粮补、退还被扣家属工资;二是确认集体 “原农场职工” 身份,督促未破产企业承担在职期间未足额社保费用;三是公开 2018-2023 年财报,核实股权收益欠发原因并补发,停止草场无依据收费、退还已收款;四是恳请呼伦贝尔市政府、呼伦贝尔市国资委、农牧局、人社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粮补截留、社保转嫁等问题,对违规单位及个人依规追责。

他们曾为呼伦贝尔农垦发展付出青春汗水,支持企业改制却不代表放弃权益。这些诉求并非 “对抗企业”,只为让国家惠民政策落地,让 “老农垦人” 安享晚年、感受公平与尊重。截至目前,集体仍未收到相关明确答复。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

来源:征易传声筒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