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飞机舱门打开,康辉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开机。瞬间,几十个未接来电的提示像警报一样炸满了屏幕——全是姐姐打来的。他心头猛地一沉,手指有些发抖地回拨过去。电话接通的瞬间,姐姐带着哭腔的声音彻底击垮了他:“妈…走了…”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评论、收藏、关注”,既方便 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 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 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飞机舱门打开,康辉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开机。瞬间,几十个未接来电的提示像警报一样炸满了屏幕——全是姐姐打来的。他心头猛地一沉,手指有些发抖地回拨过去。电话接通的瞬间,姐姐带着哭腔的声音彻底击垮了他:“妈…走了…”
而更让他心如刀割的,是姐姐转述的母亲最后一句话:“她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等到抱上你的孩子。”那一刻,这位在亿万观众面前字正腔圆、沉稳如山的“国脸”,在人来人往的机场,差点没能站稳。这个遗憾,成了他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痛。
第一部分:那个关机键,隔开了生死
2018年那个普通的工作日,成了康辉心里永远的结。他像往常一样登机、关机,全然不知母亲已病危。当他落地开机,接到的是天人永隔的噩耗。作为家中独子,他没能赶上见母亲最后一面,这种愧疚和自责,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
尤其是母亲的临终遗言,像一根最锋利的针,精准地扎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期盼了。早在2005年,父亲罹患肝癌晚期时,就曾握着他的手,流露出想抱孙子的愿望。但当时,康辉和妻子刘雅洁早已决定丁克,他只能将这份愧疚埋在心里。没想到,最终让母亲也带着同样的遗憾离开。
第二部分:恩爱的选择,却成了父母心头的刺
康辉和妻子刘雅洁是央视有名的模范夫妻。两人相爱多年,妻子甚至曾为了他放弃南京的好工作,奔赴北京。2000年结婚时,他们就商量好做丁克家庭。康辉的想法很纯粹:一是正处事业爬坡期,要孩子会分心;二是他深知生育对女性身体的消耗,舍不得妻子受苦。
他们的二人世界确实甜蜜,但这个决定,却让传统的老父母伤透了心。康辉的姐姐后来告诉他,母亲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从未放下。老人会偷偷把康辉小时候的照片夹在书里,反复摩挲,喃喃自语,假装那是孙子的照片。这份无声的渴望,成了康辉日后回忆起来,最揪心的画面之一。
第三部分:事业的巅峰,是无数个“错过”换来的
我们看到的康辉,是《新闻联播》里永远不出错的“定海神针”。但这份“零失误”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2019年他发着39度的高烧,完美完成了22分钟的超长口播;2008年汶川地震,他三天三夜几乎没合眼,播报上百条新闻,靠咬破嘴唇来保持清醒。
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了事业,成为了国民信赖的“国脸”。然而,这份极致敬业的反面,往往是对家庭的亏欠。那次致命的关机,看似偶然,实则是他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的一个缩影。他成就了事业,却不可避免地错过了为人子应尽的某些时刻。
如今,53岁的康辉谈起往事,多了一份豁达。他说每个选择都是当时最真实的想法,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份对父母的愧疚,永远地留在了他心里。人生啊,或许就是这样,难有万全之策。选择了星辰大海,就可能错过窗前的灯火阑珊。
互动话题:看完康辉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你觉得如何才能找到平衡?你会为了父母的愿望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来源:乐享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