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午后,纳雍县新房乡木沟寨村天朗气清、秋意正浓。村里的苗族绣娘李中英和侄儿媳妇杨贵艳,将几十套色彩绚丽、纹样精美的苗族服饰整齐摆放在自家院子的过道里,一个简易的临时直播间就此搭建完成。镜头前,两人一边娴熟地进行蜡染刺绣加工,一边向屏幕前的粉丝展示服饰细节,并
秋日午后,纳雍县新房乡木沟寨村天朗气清、秋意正浓。村里的苗族绣娘李中英和侄儿媳妇杨贵艳,将几十套色彩绚丽、纹样精美的苗族服饰整齐摆放在自家院子的过道里,一个简易的临时直播间就此搭建完成。镜头前,两人一边娴熟地进行蜡染刺绣加工,一边向屏幕前的粉丝展示服饰细节,并用流利的苗语介绍服饰不同图案的寓意。
这场热闹的直播,源于今年3月的一次偶然尝试。当时,因需要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的杨贵艳,穿上婶婶李中英亲手制作的两套苗族服饰拍摄短视频,随手发布到快手平台后,没想到很快就被粉丝看中并下单买走。这次意外的“成交”,让两人敏锐地嗅到了直播带货的商机。
从此,李中英和杨贵艳便开启了“指尖创作+线上推广”的新模式。每天忙完家务和农活后,她们就坐在缝纫机前,将蜡染、刺绣等苗族传统工艺融入服饰制作中,同时用手机记录下裁剪、绣花、缝边的全过程,剪辑后发布到各自的快手账号上。这些“原汁原味”的内容,渐渐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不少粉丝还主动私信咨询购买。“我们服装从蜡画、蜡染,到成品,都是纯手工制作,价格合理,大家都喜欢。”谈起自家服饰的销路,杨贵艳满脸自信。
经过半年多的坚持和打磨,婆媳俩的直播带货之路越走越顺,制作的苗族服饰不仅销往周边地区,还通过快递发往浙江、福建等省份,每月纯利润稳定在6000元以上。“用这个方式来卖衣服,既能赚零花钱,又能把娃儿照顾好,比打工强多了。”杨贵艳笑着说,如今她们的快手账号粉丝量不断增长,常有老顾客回购,还会推荐新客户,订单量也在逐步增加。
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手工艺品,到通过直播平台走向市场的“网红产品”,李中英和杨贵艳用一双巧手和一部手机,让苗族刺绣这门古老的“指间艺术”变成了带动家庭增收的“指间经济”,也为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我们要把学到的经验,传授给身边的姐妹,一起在直播间里赚钱。”李中英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心愿。
通讯员 杨英
编辑 胡蕊
二审 周静
三审 罗梅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