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血管通路技术“零的突破”,滨州市人民医院高风兰的奉节支医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20:03 1

摘要:从渤海之滨到夔州深山,千里奔赴,只为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两个月前,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人民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血透室副主任高风兰作为鲁渝协作第九批支医队员,第一次踏上奉节的土地,她不仅被这里的云雾青山所吸引,更被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深深打动。

从渤海之滨到夔州深山,千里奔赴,只为一份沉甸甸的托付。两个月前,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人民医院(滨州市人民医院)血透室副主任高风兰作为鲁渝协作第九批支医队员,第一次踏上奉节的土地,她不仅被这里的云雾青山所吸引,更被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深深打动。

01

初到奉节,走进兴隆

诗城奉节,古称“夔州”,山峦叠嶂,路险难行。

而她所奔赴的奉节县第二人民医院,更是在渝鄂交界、海拔1500多米的兴隆镇扎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当地人对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描述。作为区域医疗次中心,这家医院默默守护着3个社区、20个行政村,以及周边7个少数民族乡镇约十万人的健康。山路蜿蜒,年轻人外出谋生,留守的老人与疾病为伴,每一次外出就医,都是一场艰难的远征。

02

新建的血透室,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

2024年3月,为缓解山区群众就医难,兴隆镇新建的血透室正式启用。14台透析机,每年可完成4000多次透析——数字背后,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无数家庭的期盼。

然而,高风兰很快发现,硬件虽已到位,软实力却仍薄弱:制度尚未健全,血管通路维护等技术尚未开展,缺乏肾病病房,并发症患者仍需辗转五六小时前往重庆主城……现实,依然严峻。

03

行动,是打破困境最好的回答

面对挑战,高风兰没有退缩。在院领导和科室同事的支持下,她一步步推动着改变的发生:

规范引领质量提升:她引入“透析充分性评估”等标准化方法,开展专业化培训,推动透析质量达标率提升至95%;

技术落地生根:她手把手带教本地医生,开展超声监测下的动静脉内瘘维护,传授急救与手术技巧,让技术不再“悬浮”;

搭建完整诊疗链条:她推动建立肾内科病房,重点提升对高钾血症、心衰等尿毒症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健康科普走进山乡:她积极参与“百医千县”义诊,将“早发现、早治疗”的肾脏病防治理念播撒进百姓心中。

短短两个月,病房已收治尿毒症及急危重症患者30人次。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需要跋山涉水,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04

周末无休,她把技术送到更多需要的地方

即便休息日,高风兰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她主动前往奉节县中医院开展帮扶,成功为一名尿毒症合并帕金森的高龄患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透析导管植入术,并带领团队完成该院首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实现血管通路技术“零的突破”。手术台前,她细致讲解、亲手带教,将关键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

05

患者的认可,是医者最美的勋章

“医生,你们来了,我们真的安心多了。”兴隆镇透析患者朴实的话语,中医院患者专程送来的锦旗,都是这片土地最温暖的回应。言语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希望重燃,也是所有付出最真实的价值回响。

山高路远,天寒情暖。高风兰和她的支医队友们,正用专业与坚守,为夔州深山点亮一束束生命之光。前路漫漫,亦灿灿有光。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