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聊的这位清朝的“老顽童”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抖音上的“爆款制造机”!且听我给您扒一扒他那比连续剧还狗血的一生,以及怎么靠“泼墨 freestyle”成为艺术界的“顶流”!
今天我们聊的这位清朝的“老顽童”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抖音上的“爆款制造机”!且听我给您扒一扒他那比连续剧还狗血的一生,以及怎么靠“泼墨 freestyle”成为艺术界的“顶流”!
石涛原名叫朱若极,听这姓就知道不是一般人——没错,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根正苗红的“龙族”。可惜生不逢时,明朝灭亡时他还在吃奶,清军一路“666”地杀过来,他家人只好带着他跑路。小朱同学三岁就体验了一把“密室逃脱”——被家臣抱着藏进桂林的寺庙里,从此开始了“在逃王子”副本。
为了保命,他“一键换装”成了小和尚,法号原济(听着像“原籍”,暗示“我本来有编制”)。后来云游四海,给自己起了个艺名“石涛”,听着就像“石头里蹦出的涛哥”,霸气侧漏。这哥们一辈子都在“反清复明”和“阿弥陀佛”之间反复横跳:白天念经,晚上估计在画“清明上河图2.0”暗戳戳怀念故国。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代 石涛 山水图册(十七开)
清 石濤 山水冊(六)
石涛要是开画展,门口得挂个牌子:“**内有猛兽,小心脑洞**。”为啥?因为这哥们画画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构图:别人画山,山是山;他画山,山是“拧巴的麻花”。近景的大树比远景的山还高,妥妥的“透视?不存在的!老子要的是 C 位出道!”
笔法:传统画家讲究“皴法”(就是拿毛笔蹭出山石纹理),他倒好,直接“泼墨+freestyle”,拿毛笔当拖把,一顿“鬼画符”,居然蹦出了“山川洪荒之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emo 式作画”——一边画一边吼:“我石涛,打钱!”
用色:别的画家调色像“奶茶三分糖”,他直接“全糖加布丁”。大红大绿往纸上怼,活脱脱“清朝版玛丽莲·梦露”,艳丽得让保守派老画家当场“社死”。
石涛 渊明诗意册页02 悠然见南山
石涛不仅画“疯”,理论更“疯”。他写了本《苦瓜和尚画语录》(听名字就像“佛系美食博主”),核心观点一句话:“我画我心,关你 P 事!”(原文:“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你们天天临摹古人,临摹得再像,也是‘复印机’!老子就要画‘朋友圈九宫格’,记录我这一刻的‘小确丧’!”
这思想在当时简直是“核弹级”。你想啊,清朝画坛全是“模拟考狂人”,突然蹦出个“叛逆少年”喊“笔墨当随时代”,相当于在科举考场跳街舞——“都 2025 年了,谁还写八股文?!”
1. “个性化”鼻祖:石涛之后,画家们开始琢磨“我是谁?我要画啥?”——从此中国画有了“自传体”。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扬州八怪”那群“奇葩”。
2. “写生”推广大使:别人画山靠“想象”,他真背着小本本去黄山“打卡”,画完还写“游记”:“今天云海 9.9 分,迎客松有点摆拍,差评!”——堪称清朝“徐霞客 Division 2”。
3. “国际影响力”:300 年后,西方大咖毕加索看了石涛画册,惊呼:“**原来中国画也这么‘抽象’!**”(虽然可能是段子,但说明石涛的“现代性”连老外都跪了。)
粉丝 1 号:八大山人——明朝另一个“落魄皇子”,画翻白眼的鱼。两人要是同框,绝对能组“亡国之君吐槽大会”。
黑粉:四王画派——正经学院派,天天批他“离经叛道”。石涛回怼:“你们画的是‘死人山水’,我画的是‘活的灵魂’!”(四王内心 OS:你才是死人,你全家都是死人。)
现代迷弟:吴冠中——吴老爷子直言:“我就是石涛的‘转世灵童’!”可见石涛的“毒”有多深。
石涛 渊明诗意册页07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因为他用一生证明:“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泼出去的墨’!” 当你被 KPI 逼疯,被甲方虐哭,想想 300 年前那个“在逃王子”——
“老子国没了,家没了,头发都没了,还能把‘苦瓜人生’画成‘宇宙级浪漫’,你这点破事算个 der?”
所以,下次你刷到“灵魂画手”的鬼畜视频,别急着笑,说不定那就是石涛的“赛博转世”在冲你 wink:“笔墨当随时代,发疯也能永存!”
清代 石涛巢湖图
来源:笔墨养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