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田野:中心小学“问稻”秋收实践,让劳动教育接“地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6:49 1

摘要:金秋时节,稻浪飘香。9月27日,中心小学的“问稻”实验田迎来了丰收季,该校师生齐聚田间,以一场躬身劳作的秋收实践,解锁扎根乡土的沉浸式农耕体验,让在地化教育在泥。

金秋时节,稻浪飘香。9月27日,中心小学的“问稻”实验田迎来了丰收季,该校师生齐聚田间,以一场躬身劳作的秋收实践,解锁扎根乡土的沉浸式农耕体验,让在地化教育在泥。

9时30分,科学教师石奇手持镰刀,站在稻田边缘开启“田间课堂”,“左手扶稻秆,右手握镰刀,刀刃贴着地面45度角斜着下,用力一拉,这样既割得齐,又不会伤手。”石老师弯腰站在稻田里,双手动作连贯地割下一小束稻穗,将镰刀的握法、下刀角度、发力技巧一一拆解,还特意提醒学生“和身边同学保持半米距离,避免工具碰撞和意外划伤。”

示范结束后,秋收劳动正式拉开序幕。学生们以4-5人为一组,迅速奔赴各自划分的“责任田”。每组先选出1名“收割手”,戴上防滑手套,深吸一口气走进稻田:弯腰、扶秆、下刀、收穗,起初动作略显生疏,镰刀偶尔会卡在稻秆间,但在同伴的提醒和自己的摸索下,很快找到了节奏,割下的稻穗越来越整齐。待田垄间堆起数捆稻穗,“搬运组”的同学便将稻穗搬至指定区域等待脱粒。截至上午11时30分,实验田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毕。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在地化实践,让孩子们跳出课本,触摸家乡的土地,感受劳动的价值。”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利军表示,“问稻”试验田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割,全程由师生共同参与,未来还会组织稻谷脱粒、晾晒等后续活动,让学生完整体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在劳动中传承农耕文化,涵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美好品质。

来源:笔尖菜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