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八五”普法巡礼丨松江区用“硬举措”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让法治“活起来、融进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8:20 1

摘要:“八五”普法以来,松江区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支撑、以创新传播为路径,让法治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走进群众生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法治文化建设答卷。一起来看松江如何用“绣花功夫”擦亮法治文化“金名片”→

“八五”普法以来,松江区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支撑、以创新传播为路径,让法治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走进群众生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法治文化建设答卷。一起来看松江如何用“绣花功夫”擦亮法治文化“金名片”→

“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至今已举办十一届,吸引了清华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90余所高校1400余支队伍参赛。该赛事不仅被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更获评首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部分案例还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成为法治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松江样板”。

“法治松江”公益广告大赛在第十届之际升级为长三角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公益广告邀请赛,吸引17所长三角民办高校参与,累计征集作品2000余件,一些作品走入公交站台、地铁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形成一道道法治风景线,该项目入选全市首批高校“思政课程示范课”。

进地铁

进图书馆

进公交站台

▲上下

上海法治楹联征集活动自2013年起落户松江,至今历经七届,累计收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楹联爱好者的踊跃投稿3万余副,成为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本土文化融合的典范。

历届法治楹联作品

此外,“广富林杯”法治宣讲员风采展示活动、“青蓝杯”校园新媒体法治作品大赛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形成“一赛一特色、全年不断档”的赛事格局。

构建法治文化生活圈,推动村居打造“家门口”的法治微景观,将法治元素巧妙融入公园长廊、绿地步道、休闲广场等日常生活场景,实现“一村居一阵地”全覆盖,让群众“抬头见法、驻足学法”。持续深耕品牌阵地建设,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与资源禀赋,推动“一街镇一品牌”建设,依托商圈、文旅场所等公共空间,建成九里亭街道金地法治文化广场、中山街道五龙湖法治文化广场、新浜镇法治公园、永丰街道仓城法治文化街、泖港镇黄桥村、岳阳街道“尚法亭”等一批特色阵地。目前,全区建有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9个。

九里亭街道金地法治文化广场

中山街道五龙湖法治文化广场

新浜镇法治公园

永丰街道仓城法治文化街

泖港镇黄桥村

岳阳街道“尚法亭”

佘山九千泾法治文化公园

▲上下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方塔法治园、叶榭镇井凌桥村、区廉政教育馆等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基地,其中方塔法治园获评上海市首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叶榭镇被列为全市五个“党内法规工作基层联系点”之一。

方塔法治园

叶榭镇井凌桥村

聚焦高校集群优势,建成沉浸式、互动式、升级版的“法治文汇路”大学城法治文化阵地,形成“1+4+7”(1条法治文汇路+4个法治文化广场场馆区域+7所高校法治资源)阵地格局,成为市民可亲近、可阅读、可体验的“网红打卡地”。

各部门通过多样化配送拓宽传播路径,让普法融入市民生活、精准触达群众。区公安分局用镜头讲好法治故事,2021年以来制作《警嫂绘本》《“护好钱袋子全民反诈骗”主题活动》《“非遗”中的交通安全宣传》等微动漫、微电影、微视频上百部,其中《龙启新遂》在央视新闻等多家央级市级平台发布。区法院在《法官解案》《案件聚焦》等栏目推出法治专题节目30余期。区司法局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民俗,开发“宪法软糕”等特色文创,让群众“尝得到、看得见”法治温度。区文旅局依托“万千百”项目,在村(居)播放普法公益电影近1500场次,让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精准触达群众。

普法公益电影

宪法软糕

“皮影戏”中的交通安全宣传

案件聚焦

▲上下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