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A股怎么走?光大证券发声:这个板块具备爆发条件,方向明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18:33 1

摘要:“国庆前最后几天,A股不上不下的,节后到底该买啥?”这是最近不少股民心里的疑问。9月27日光大证券刚发了最新研报,直接给了明确说法:节后市场大概率继续上行,TMT板块是值得重点盯的主线。

“国庆前最后几天,A股不上不下的,节后到底该买啥?”这是最近不少股民心里的疑问。9月27日光大证券刚发了最新研报,直接给了明确说法:节后市场大概率继续上行,TMT板块是值得重点盯的主线。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研报里不仅拿历史数据做了支撑,还点出了TMT板块的几大催化因素。结合最近摩尔线程88天闪电过会、半导体行业超八成公司业绩预喜这些信号来看,节后的投资方向确实越来越清晰了。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捋明白:光大证券为啥看好TMT?这个板块里具体该盯哪些细分领域?普通股民操作上要注意啥?

先给定心丸:光大证券为啥说节后A股能涨?

先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节后大盘真能接着涨吗?光大证券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实打实的理由,不是空喊口号。

首先是历史规律有支撑。过去十年里,国庆节后A股上涨的概率超过七成,尤其是10月中下旬到11月,市场交易热度会明显回暖,资金进场意愿也会变强。这背后其实是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双重作用——节前不少资金会先离场避险,节后这笔钱重新回流,自然能给市场添动力。

其次是支撑行情的逻辑没断。今年以来A股能从3200点涨到3800点附近,核心靠的是内外两个因素:内部政策持续稳增长,外部美联储开启了降息周期。现在这两个因素都没变化,美联储9月已经明确释放了继续降息的信号,国内的流动性也保持宽松,这些都能给市场托底。

最后是估值没透支。虽然大盘涨了不少,但现在A股的整体市盈率还在14倍左右,处于近五年的中等水平,没到历史高位。尤其是TMT板块里的不少细分领域,估值还低于行业平均,有足够的上涨空间。

从近期盘面也能看出苗头,9月截至25日,电子、传媒这些TMT细分行业已经开始领涨,创业板指的涨幅也远超上证50,说明资金已经在悄悄往科技成长方向挪了。

核心方向:TMT为啥能成主线?3个硬逻辑说透

光大证券把TMT列为核心主线,不是跟风炒作,而是有产业和资金的双重支撑,这三个硬逻辑最关键。

1. 流动性宽松,资金爱炒科技成长

研报里特别强调,“流动性驱动行情下,中期TMT更容易成主线”。这话很好理解:当市场上钱比较多的时候,资金更愿意去追有“成长故事”的板块,而不是趴在传统行业里等分红。

现在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外资回流新兴市场的速度在加快,A股的科技板块正是外资重点配置的方向。从数据看,25年二季度电子行业的持仓占比已经稳居全市场第一,半导体子板块的持仓占比更是达到10.47%,资金用脚投票的态度很明确。

2. 产业端全是利好,不是虚的

TMT板块能涨,最根本的还是产业本身有进展,不是靠概念炒作。最近几个信号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政策持续加码。国务院刚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2027年智能终端、智能体的应用普及率要超70%,2030年超90%。这意味着从AI芯片到终端设备,整个产业链都会迎来需求爆发,而这些都属于TMT的范畴。

二是行业业绩实打实回暖。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超八成公司业绩预喜,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3倍,直接扭亏为盈;闻泰科技、士兰微这些功率半导体企业,净利润增速都上千了。业绩是股价的底气,有利润支撑的上涨才稳。

三是国产替代在加速。外部限制反而倒逼国内产业链突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产能利用率都超90%,三季度还准备涨价;北方华创的设备出货量直接破千台,国产设备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尤其是最近摩尔线程88天就通过IPO审核,拟募资80亿搞AI芯片研发,这明显是给市场传递了支持硬科技的信号。

3. 板块轮动到了,该科技登场了

今年上半年是AI、机器人领涨,下半年有色金属接了棒,现在这些热门板块估值已经不低了,资金有换仓的需求。而TMT板块里的不少标的,之前调整了挺久,估值相对合理,自然成了资金的下一个目标。

从9月的板块表现就能看出来,电力设备、电子这些TMT相关行业已经开始跑赢大盘,恒生科技指数单月涨幅更是超过12%,这都是板块轮动的明确信号。

细分拆解:TMT里重点盯哪5个方向?

TMT是个大概念,包括科技、媒体、通信三大块,不是所有细分领域都值得投。结合光大证券的研报和行业数据,这5个方向最有确定性。

1. 半导体:业绩和政策双驱动

半导体是TMT的核心,现在处于“AI驱动+国产替代”的双重风口上。25年二季度整个板块营收1336亿,净利润106亿,盈利修复的趋势很明确。

重点看三个细分:一是算力芯片,英伟达H20供应受限,国内寒武纪、海光信息这些企业迎来替代机会,而且DeepSeek等大模型开始针对国产芯片优化,生态越来越成熟;二是存储芯片,DRAM和NAND的合约价三季度预计分别涨10-15%和5-10%,江波龙、佰维存储这些龙头的业绩弹性很大;三是设备材料,北方华创、沪硅产业这些企业的订单饱满,国产替代的逻辑最硬。

2. AI应用:从“炒概念”到“赚真钱”

之前AI炒的是算力和大模型,现在已经开始往应用端渗透了。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教育、医疗、工业这些领域的AI应用会越来越多,相关企业的业绩很快能体现出来。

比如端侧AI,Meta、阿里都在推AI眼镜,恒玄科技、瑞芯微这些做SoC芯片的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都超100%,这就是实打实的需求拉动。

3. 通信:5G和数据中心是基础

TMT的发展离不开通信基础设施,5G基站的建设还在推进,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跟着AI算力涨。重点看两个方向:一是光模块,AI数据中心需要大量高速光模块,这一块的需求还在爆发;二是算力网络,运营商在搞“东数西算”,相关的通信设备企业会直接受益。

4. 电子制造:跟着终端需求走

消费电子的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智能汽车和AI终端。汽车电子方面,车载芯片的需求跟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涨;AI终端方面,AI手机、AI眼镜陆续发布,带动摄像头、传感器这些零部件的需求。

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这些封测龙头,上半年营收增速都在15%以上,先进封装的技术突破让它们能接更多高端订单,这就是很好的信号。

5. 传媒:游戏和影视迎来拐点

传媒是TMT里的“后周期”板块,现在也开始回暖了。游戏方面,版号发放常态化,新游戏上线带动流水增长;影视方面,国庆档票房不错,行业的景气度在回升。而且AI技术还能帮游戏公司降本增效,比如用AI做场景和角色建模,这会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实操建议:普通股民该怎么买?避开3个坑

方向明确了,但操作不对还是赚不到钱。给大家3条实在建议,都是从散户的角度出发的。

1. 别瞎追高,找“估值合理+业绩确定”的

现在TMT里也有分化,有些标的已经涨了不少,再追进去风险大。可以打开股票软件,看两个指标:一是市盈率(PE),尽量选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二是净利润增速,最好是近两个季度都保持正增长的,比如半导体里的模拟芯片企业,连续5个季度增长,这种就比较稳。

2. 别单吊一只,用“核心+卫星”布局

不想花太多时间研究的,可以买TMT相关的ETF,比如半导体ETF、人工智能ETF,能分散风险,跟着板块一起涨。如果想选个股,就用“核心+卫星”的思路:核心仓位买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这种龙头,稳得住;卫星仓位可以配一点寒武纪这种弹性大的,但仓位别超过10%。

3. 盯紧两个信号,不对就撤

没有永远涨的板块,得有止盈止损的意识。重点盯两个信号:一是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如果降息不及预期,外资可能回流,得减仓;二是半导体的业绩预告,如果三季度业绩增速下滑,说明行业景气度可能变了,要及时调整仓位。

另外提醒一句,摩尔线程过会是行业利好,但不代表所有AI芯片股都能涨,得看企业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订单情况,别跟风炒次新。

最后说句实在话

光大证券把TMT列为节后主线,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有历史规律、资金流向和产业基本面做支撑。但这不是说买了就能赚,股市里没有100%确定的事,尤其是科技板块波动本来就大,追涨杀跌最容易亏。

对普通股民来说,与其天天猜大盘涨跌,不如把精力放在选标的上:找那些有政策支持、业绩能落地、估值还不贵的公司,要么做长线布局,要么跟着板块轮动做波段。如果实在搞不懂,买ETF或者干脆观望,总比瞎买被套强。

节后开盘前,可以先把TMT的几个细分领域列出来,结合最新的成交量和资金流向筛一遍,方向对了,赚钱的概率自然就高了。记住,投资拼的是耐心和判断力,不是运气。

⚠️声明: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开朗湖泊cQQ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