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第一次见发电还能当招牌,物业把实时度数打在门口大屏,路过看一眼,心里咯噔:原来省钱可以这么炫。
“总部”两个字,昆明人盼了十年,结果真来时,连房价都没给缓冲期。
11月住建局的绿建三星公示刚挂网,呈贡房东们连夜把租金抬了25%。
我同事去签续租,房东甩一句:华为人都来了,你还想按去年的价?
说得好像那42 800㎡的楼是他家盖的一样。
可气的是,人家真能把电省出来。
楼顶光伏一年白捡45万度,够周边三栋写字楼空调随便开。
我第一次见发电还能当招牌,物业把实时度数打在门口大屏,路过看一眼,心里咯噔:原来省钱可以这么炫。
更扎心的是地铁。4号线本来只到昆明南站,现在直接加一站,名字都懒得想,就叫“华为站”。2025年通车,等于把整条线升级成公司班车,早晚高峰别人挤地铁,他们挤的是自家广告位。
房子也不讲武德。500套人才公寓,月租比市场价低三成,但只发给工牌带菊花标的。
朋友去排队,被门口保安一句“非生态企业免进”劝退。
他回来吐槽:原来在昆明,连租房都要看户口本,只是这次的户口是工牌。
云大附中呈贡校区也跟着凑热闹,明年动工,K12一条龙。
家长群里直接炸锅:以前嫌呈贡远,现在巴不得搬过去,就为孩子将来简历上能写“华为隔壁学校毕业”。
最离谱的是招聘。
去年四季度云南岗位暴增320%,HR电话打到我们这种传统行业挖人,开口就一句:愿不愿意来干云计算,年薪double。
我听完差点把工牌扔进滇池,冷静三秒才想起自己连Python都不会拼。
可转念一想,华为把贵州那套“西南双核”复制到昆明,根本不是来扶贫,是来收过路费。
昆明节点二季度上线,专门吃东南亚跨境业务,延迟比广州低20毫秒,就这点差距,直播卖货都能多留三秒观众。
再加上云南水电便宜,90%绿电,服务器开一天,碳排放账面上直接清零,老板们笑到嘴歪。
呈贡统计局更敢吹:年产值干到60亿,五年后集群200亿。
数字听着唬人,落到普通人头上,其实就是楼下奶茶店从每天200杯冲到500杯,老板娘数小票数到手抽筋。
但别忘了,总部落地那天,也是洗牌开始。
小公司的网管被大厂虹吸,房租被房东锁死,连学校学位都要重新排队。
华为带来的每一分钱,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只是买单的人不一定是谁。
所以别光盯着光环。
总部确实来了,机会也确实多了,可如果你没跟上,它就是你家门口那条修不完的路——天天路过,天天堵车,还只能看着别人上车。
来源:荻港赏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