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最绝“枕边计”!她与武则天共享男宠,榻前缠绵掌盛唐权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18:29 1

摘要:公元698年的长安夜里,别处早熄了灯,太平公主府的烛火却烧到天明。路过的人都知道,府里围着公主的四个男子,不是揉肩就是扇风,背地里都笑公主贪欢。可谁也没琢磨透,这暖帐里的动静,藏着能掀翻盛唐朝堂的厉害门道——那些被人说三道四的“男宠”,根本不是消遣的玩物,是公

公元698年的长安夜里,别处早熄了灯,太平公主府的烛火却烧到天明。路过的人都知道,府里围着公主的四个男子,不是揉肩就是扇风,背地里都笑公主贪欢。可谁也没琢磨透,这暖帐里的动静,藏着能掀翻盛唐朝堂的厉害门道——那些被人说三道四的“男宠”,根本不是消遣的玩物,是公主手里最管用的权力棋子。

太平公主选身边人,从来不是图长得俊。她眼里的“有用”,比啥都重要。就说张昌宗吧,小伙子生得好看,还会弹曲跳舞,公主一开始确实喜欢。但她心里清楚,要在母亲武则天那儿站得住,得递上让母亲真正上心的东西。晚年的武则天身边缺个解闷的人,张昌宗就是她选好的“敲门砖”。

公主特意摆了场宴,请武则天过来。酒过三巡,让张昌宗上场跳舞。丝竹声一起,张昌宗的身段又软又利落,眼神扫过来的时候,武则天眼睛都亮了。后来张昌宗又把亲哥张易之拉进宫,兄弟俩很快成了武则天跟前的红人,连朝堂上的事都能插一嘴,民间都叫这“二张乱政”。

这步棋藏得深。通过二张,公主能随时知道武则天在想啥,宫里有啥风吹草动,等于在权力最核心的地方安了双耳朵。府里其他男子也各有分工:懂医的,被派去给武则天诊脉,顺便把后宫的秘闻捎回来;会管账的,把公主的田庄、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她手里有足够的钱跟权贵掰手腕;嘴会说的,天天在官员堆里转,把朝堂上的动向摸得门儿清。在公主这儿,这些人的温柔都是表面,真正值钱的是能帮她拿权力。

太平公主从不跟人硬碰硬。她总让身边这些男子出面,把厉害的算计裹在风月里,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有一回,一个御史看她不顺眼,准备在朝堂上告她的状,说她的产业占了百姓的地,不合规矩。公主听说后,没去找御史吵架,也没去送礼。她让府里一个说话温和的男子,没事就去找御史喝酒。

那男子会来事,说话顺着御史的心思,没几天就跟御史处成了“好朋友”。俩人喝到尽兴的时候,御史就会骂几句朝堂上的事。席间,那男子“不小心”说漏嘴:“您说的那产业,其实是太后点头让公主办的。”又“无意”提了句:“前几天听人说,您家公子在地方当官,好像收了点好处?”御史一听就慌了——他不怕公主,可不敢得罪武则天,更怕儿子出事。最后没敢上折子,这事就这么压下去了。

她还会用这些人挑动官员之间的矛盾。有次李氏宗亲跟武氏权贵,因为一个重要的官职争得面红耳赤。公主让府里一个靠向李氏的男子,在宴席上“说错话”,把武氏权贵偷偷贪钱的事抖了出去;同时让另一个跟武氏沾亲的男子,赶紧去给武氏报信,说李氏要把他们家的丑事捅到武则天那儿。两边一急眼,在朝堂上互相揭短,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俩家都没捞着好处,还被武则天骂了一顿。公主趁机把自己的人推上去当了官——她就这么用“软招”,让满朝官员乱了阵脚,自己坐收渔利。

后来太平公主的野心越来越大,想跟武则天一样当皇帝。她开始把身边这些男子安插到军队和官府里:有的去军营当差,帮她盯着军队的动向;有的去地方当官,帮她拉拢地方势力。她觉得自己布的局万无一失,可没料到李隆基早就盯着她了。

公元713年,李隆基带着禁军直接冲去了太平公主府。最先倒霉的就是这些男子:在军营里的,当场就被砍了头;在地方当官的,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疆;就连以前帮她传消息的张昌宗的旧部,也被抓起来问罪,家都散了。太平公主虽然跑了,可没躲几天就被找到,最后被赐死。一代有权有势的公主,就这么没了。

这些曾经跟着公主风光的男子,说到底就是权力棋局里最脆的棋子。公主得势的时候,他们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可等公主倒了,他们就成了最先被舍弃的替罪羊。那些曾经的恩宠和温柔,不过是公主用来夺权的幌子。在皇权面前,这些东西连一根稻草都不如。

太平公主的这些事,从来不是什么桃色新闻。在那个男人说了算的时代,她一个女人要想在权力场里站住脚,只能用这种别人看不懂的办法。她用身边男子当“幌子”,把算计藏在暖帐里,在盛唐朝堂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段历史也让人看清:权力场里没有真正的温情,每个人都可能是棋子,而太平公主,用她的聪明和狠劲,在盛唐的史书上,留下了一段让人忘不掉的故事。

来源:梦回历史左长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