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明明一天没闲着,心里却空落落的;明明一件事让你委屈,却说不清哪里不对。别慌,你不是一个人。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笨方法”,曾把我从崩溃边缘拉回来,或许也能帮你疏通内心的“堵点”。
导语: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明明一天没闲着,心里却空落落的;明明一件事让你委屈,却说不清哪里不对。别慌,你不是一个人。我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笨方法”,曾把我从崩溃边缘拉回来,或许也能帮你疏通内心的“堵点”。
前几天翻手机,看到几年前写的几百条备忘录,自己都笑了。那会儿刚辞职单干,状态差到极点。家人催婚、催工作,自己事业又没起色,压力大得喘不过气。
白天像个陀螺一样忙,看书、写稿、跑市场,一样不落。可一到深夜,整个人就像快断电的机器人,明明困得睁不开眼,就是睡不着。只能瞪着手机屏幕,想写点什么,却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心里就像有块大石头堵着,不写出来,感觉第二天就得散架。
后来我逼自己,不管多烂,只管写。就问一句:“我现在到底怎么了?”神奇的是,一旦开始写,心就开始松了。今天,就把这个亲测有效的“疗愈写作”法分享给你。
我们的大脑很聪明,遇到痛苦、焦虑这些高耗能情绪时,它会开启“模糊处理”模式——让你“忘了”“说不清”。但问题是,情绪没走,只是被压到了心底的角落,变成持续消耗你的“内耗”。
而写作,就是逼着大脑从“感性受伤”切换到“理性分析”。当你把模糊的感觉写成句子,比如:
“我其实是怕做不好,但又死要面子不肯承认。”“我当时明明被冒犯了,却还笑着说没关系。”这一刻,你就完成了和大脑的“谈判”,看清了问题的真面目。
当你开始怀疑过去的选择,对熟悉的关系感到疲惫,千万别轻易给自己扣上“太敏感”“想太多”的帽子。
“不对劲”的感觉,往往是你的认知水平要升级的前兆! 你的潜意识比你意识到的更快发现了问题。写下来,就是对这个宝贵直觉的确认和尊重,是在告诉自己:我的感受是真实的,值得被重视。
写情绪日记,不是为了发泄,是为了解决。你可以跟我这样做:
步骤一:如实记录“案发现场”
还原场景: “今天开会,我发言被打断,当时就哑火了。”身体感受: “感觉心跳加速,脸上发烫,手心冒汗。”核心疑问: “我为什么这么难受?是怕领导觉得我能力不行吗?”步骤二:当一回“侦探”,列出几种可能
写下所有你能想到的原因:
然后像个侦探一样反问自己:“哪个原因最常出现?有证据反驳另一个吗?” 这个过程,能帮你从情绪漩涡里跳出来。
步骤三:定一个“最小行动”
写完了,必须配一个能立刻做的小动作,比如:
别小看这一步,它是把你从“空想家”变成“行动派”的关键。
我写过的那些情绪日记,从来没发过朋友圈,现在看甚至有点幼稚。但它们是我最珍贵的财富,一次次把我从“快不行了”的泥潭里拉出来。
所以,朋友,你不需要什么写作技巧,也不需要天天正能量。只要你感觉哪里“不对”,就打开手机备忘录或找个笔记本,诚实地写下来。
表达,从来不是你脆弱的证明,恰恰是你敢于直面生活、为自己负责的开始。
来源:运筹帷幄海浪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