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障者“听见”爱,让肢障者“行走”自如,让视障者“看见”世界—— 这个AI,正在成为人类“新器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8:05 1

摘要:对于听障人士,它是产房里将医生鼓励转化为文字、传递喜悦与祝福的转写软件;对于肢体障碍者,它是帮助其重新站立行走、重塑生活信心的外骨骼机器人;对于视障人群,它是能够描述世界、“成为第二双眼睛”的智能体。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如果科技有温度,它应该是什么模样?

对于听障人士,它是产房里将医生鼓励转化为文字、传递喜悦与祝福的转写软件;对于肢体障碍者,它是帮助其重新站立行走、重塑生活信心的外骨骼机器人;对于视障人群,它是能够描述世界、“成为第二双眼睛”的智能体。

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这份温暖而坚实的力量,注入千万残疾人的生活。

数据显示,中国残障人士数量达到8500万人。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代码与算法,更成为传递温情、打破隔阂的桥梁。2025年9月23日,作为中国残联主管主办报纸,华夏时报社青年调研团走进科大讯飞北京分公司,开展了一场以“根在基层·科技助残”为主题的深度调研,近距离感受AI如何为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注入新的希望与可能。

听力困扰者拥有“智能耳朵”

有报告显示,我国听力损失人群规模庞大,超过2.2亿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困扰。面对这一现实,科大讯飞推出智能助听器系列产品,以“充电盒字幕转写”“深海级降噪”等核心技术,突破传统助听器的功能局限。

根据科大讯飞人士介绍,自2019年起,科大讯飞联合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发起“听见AI的声音”公益行动,为所有持证听障人士提供终身免费转写服务。截至2024年底,累计捐赠转写时长已超过2亿分钟。

此外,科大讯飞联合中国残联无障碍研发办公室、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成立“听见信息无障碍研发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推动听力无障碍技术从产品研发走向行业标准建设。

2019年以来,实验室持续参与国家重大活动无障碍服务保障,并将技术输出至海外: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2023年法国残疾人技能大赛、2025年央视春晚网络直播……甚至在2024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我的梦》演出中,讯飞同传也为听障艺术家提供实时字幕支持,为听障演员与观众搭建起无声世界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国际场合的“沟通无国界”。

“真实的帮助,往往最有力量。”正如华夏时报社副社长闫洪丰所言,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融入生命故事的支撑。

其中,星火验配师、多场景智能切换等功能,让助听器不再是简单的音量放大器,而是能理解环境、适应需求的“智能耳朵”。

据介绍,在“听见AI的声音”公益行动中,近10万听障人士受益。听障产妇在产房中借助语音转写软件,第一次“听见”孩子的问候,那一串跳跃的文字,成为她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这正是科技有温度的最佳诠释。

科技助残进入体系化、平台化新阶段

2024年5月16日,中国残联与科大讯飞共同成立“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标志着科技助残进入体系化、平台化新阶段。实验室以“不让一个人在数字时代掉队”为使命,推动技术攻关、产品孵化与人才培养。连续两年的AI助残创新大赛,更涌现出如“慧光科技助盲”“手语巴别塔”“实时避障AI眼镜”等优秀项目,逐步构建起开放、协同的助残生态。

“面向数字时代,面向智能时代,不让残疾人掉队。”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科大讯飞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的行动纲领。2024年5月,双方携手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瞄准残疾人事业关键技术攻关,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听力、运动、视力及精神障碍等多人群的无障碍产品生态圈。此举标志着科技助残从“单点技术应用”迈向“系统化、平台化”的新阶段。

更令人动容的是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对于肢体障碍者而言,重新站立行走是深切的渴望。讯飞爱博智能推出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已在近50家医院投入使用,服务超万人次。康复版机器人提供科学步态训练,个人版则助力日常助行,真正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衔接。一位调研团队成员看过后感慨道:“它不只是机器,更是重新学步的伙伴。”

在中国残联信访窗口,一台“无障碍交流AI透明屏”正悄然改变听障、语障人士的沟通方式。远程手语翻译、多语种互译、手写输入等功能,让信息传递不再受阻。这款产品不仅是技术成果,更是社会包容的象征。

科大讯飞的助残视野,远不止于产品研发。通过举办AI助残创新创意大赛、发起“三声有幸”AI公益计划,公司开放808项AI能力,赋能超过3.3万公益开发者,构建蓬勃的助残开发生态。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联合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科技助残体验员”课程,并围绕数据标注等新兴岗位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直接赋能残障人士掌握新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坚到日常生活的细微关怀,从单一产品的突破到产业生态的构建,科大讯飞正以人工智能为笔,以社会责任为墨,在中国科技助残的宏伟蓝图上,描绘出一幅充满人文关怀与创新精神的动人画卷。

这条路很长,但每一步,都让世界更平等,更温暖。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