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传统的单色背光加量子点,RGB 三色独立发光带来的纯度和能效提升,是一次底层的改变。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机,而是可以走进客厅的量产产品。
RGB-Mini LED 这几年被说了无数次,但直到海信把双旗舰拉出来,我才感觉这项技术真正走到了普及的边缘。
相比传统的单色背光加量子点,RGB 三色独立发光带来的纯度和能效提升,是一次底层的改变。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机,而是可以走进客厅的量产产品。
海信这次的思路很清晰:把最顶级的技术往主流系列下放。U7S Pro本来就是他们的“全球爆款王”,这次直接用上旗舰 UX 同款的双芯组合,再加上黑曜屏 Ultra,几乎把影像体验的上限往上抬了一档。
100% BT.2020 色域、108bits 控色精度,这些参数听起来冰冷,但落在体验上就是颜色更干净,过渡更细腻,看电影时暗部不再糊成一片。
我更在意的是能效。新一代 RGB-Mini LED 芯片能耗比 QD-Mini LED 低四成以上,还把有害蓝光压到下降 42%。这对大屏电视来说是真正的福音。
因为百寸级电视的用电焦虑一直存在,长期播放 HDR 片源时的热量和电费都不低,如果能在画质和能效之间找到平衡,才算真正的进步。
E8S Pro走的是另一条路。170Hz 原生高刷配合“零延迟背光”,其实是直怼游戏和体育场景的。对玩家来说,高刷不是噱头,而是能不能稳稳抓住操作手感的关键。
再配上9360个控光分区,动态场景下亮度和色彩切换更跟得上节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告诉消费者,电视也可以是电竞显示器。
E7Q 的出现倒是让我有点意外。它没有走旗舰路线,而是以更亲民的价格给出了4224分区和7000nits 峰值亮度。这种越级打法,让同价位产品看起来像“虚标”。
我个人觉得,这对整个行业的刺激意义不小。因为消费者不是看PPT参数,而是会拉到同一价位做横向对比,真刀真枪的差距会立刻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 Dolby Vision 2 的首发。虽然目前片源覆盖有限,但它代表了未来 HDR 格式的演进方向。谁能第一时间把新标准放进硬件,谁就占据了主动权。
这背后其实是生态博弈,海信要做的不只是卖硬件,还要保证用户未来几年不会因为标准更新而掉队。
价格方面,U7S Pro 的 15999 元起和 E8S Pro 的预约优惠,并不算便宜。
但考虑到它们带来的技术堆叠,以及能效补贴、影音会员、硬件赠品等福利,实际上把用户的门槛压低了。我的判断是,这一轮策略不是追求单纯销量,而是要打出“RGB-Mini LED 普及年”的行业口碑。
整体看下来,我觉得海信这次的发布会有三个关键词:普及、越级和生态。普及是技术从顶级走向主流;越级是参数和体验对同价位形成压制;
生态是通过认证和新标准抢占未来。消费者在买单的时候,除了价格和尺寸,更应该关注自己最在意的场景:是追求电影质感,还是要兼顾游戏体验。
站在用户角度,我的建议很简单。如果你是影音爱好者,U7S Pro几乎是现阶段能买到的最全面选择;
如果你更看重游戏和动态表现,E8S Pro是更合适的搭档;如果预算有限又想要硬实力,E7Q会是个性价比奇高的切入口。问题是,你愿不愿意为一块屏幕的未来感多掏几千块?
这才是每个人买电视前要想清楚的事。
来源:小8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