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雪峰被多个平台禁止关注,标注原因是“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
张雪峰被多个平台禁止关注,标注原因是“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
我个人支持,如果有谁在网上胡言乱语违法或者违规了,可依法对他的账号进行处罚。
但在处罚的同时,咱能不能昭告一下他的龌龊行径呢?
让受罚者死个明白,同时也能警醒围观群众,防止谣言四起。
这不,网上很多人强行把张雪峰受到处罚,和什么1450联系起来。
这种臆测,不仅渲染了老张的悲壮,同时也暗戳相关部门太蠢了。
坏人可真多啊!
当然了,也正是不透明的处罚,才让他们钻了做坏事的空子。
其实老张被罚这事儿,一点都不复杂。
首先排除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5000个w。
老张被罚跟5000个w鸡毛关系都没有,其实,张老师已经有意识的开始自保了。
但是很可惜,一厢情愿,毛用都没有。
第二种说法,说张老师动了别人的蛋糕。
这更是瞎扯,很明显这是老张买热搜给乌合之众洗脑的营销话术嘛。
网上卖惨和鼓吹阴谋论,就是用来收割这帮人的。
还有一种更扯的说法是,因为张老师宣传文科无用论,得罪了学文科的,被这帮人打击报复了。
能编出这种话术的人简直滑稽的可笑。
所以,老张被罚到底是咋回事呢?
9月22号,国家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要重点整治贩卖焦虑、宣扬恐慌焦虑情绪。
这两个问题张雪峰都踩中了。
张雪峰赖以成名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就业、教育,贩卖焦虑的。
在一定程度上,张雪峰传播了“努力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恐慌焦虑情绪。
尤其是对新闻、金融等文科专业各种贬低。
张雪峰一再强调,家里没资源、没关系的人,很多专业都没有前途。
在直播中,张雪峰经常用“千万别学”、“毕业就失业”、“你家里有矿吗?”等这些尖锐粗暴,又能挑动负面情绪的话术。
这些话术确实能在网络上吸引眼球,扩大传播,但也极易引发考生和家长们的恐慌焦虑情绪。
正是靠这些语录、段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夸张人设,张雪峰频频上热搜成为大网红。
在俘获考生和家长信任的同时,张雪峰公司“捎带着”卖点高考预测卷,高价提供报考服务、考研辅导服务等。
很多人不服,认为张雪峰说的都是实话。
其实张雪峰的观点都是基于公开信息推导出来的。
张雪峰服务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差和真实就业焦虑之上的。
从商业逻辑来说,焦虑和冲突是巨大的流量密码。
张雪峰深谙此道,在网上努力的煽动焦虑,并最终获得利益最大化。
在这个足够焦虑的年代,大家都在焦虑升学、焦虑就业、焦虑养老、焦虑家庭、焦虑育儿,所有的这些焦虑已经足够让人痛苦。
这时候,需要有人帮助大家疏解这种焦虑,而不是从中发现商机,拼命的把焦虑搅动一气,然后狠狠的捞上一把。
从这一点来说,张老师和街头算命的大师们,师出同源。
来源:王土吉爱梦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