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水域感觉就像战场,”人权活动家阿卡尔描述道,“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却无人前来救援。” 这段描述发生在2025年9月23日夜,希腊加夫多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上,一支由50多艘船只组成的“全球坚毅船队”遭遇了十余架无人机的轮番袭击,爆炸声伴随无线电中突兀响起的
-新闻报道截图 :上图为英国路透社关于西班牙首相表示将派船保护加沙援助船队的报道截图。
“国际水域感觉就像战场,”人权活动家阿卡尔描述道,“炸弹接二连三地落下,却无人前来救援。” 这段描述发生在2025年9月23日夜,希腊加夫多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上,一支由50多艘船只组成的“全球坚毅船队”遭遇了十余架无人机的轮番袭击,爆炸声伴随无线电中突兀响起的ABBA音乐,构成了一场超现实的袭击场景。
这场袭击成为转折点。24小时内,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派遣军舰护航,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同时下令护卫舰改道支援。两国军舰直插东地中海,为试图打破以色列封锁的加沙救援船队撑起保护伞。
01 袭击现场:无人机、音乐干扰与船队困境
9月23日夜,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全球坚毅船队”遭遇神秘袭击。十多架无人机向船队投掷爆炸物,至少13次爆炸声在各船之间回荡。随船人员发现无线电设备被侵入,高音量的ABBA音乐持续播放,严重干扰通讯能力。
船队发言人马里凯蒂·斯塔西努称,袭击持续三个多小时,11艘船只受影响。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在船上通过直播表示:“这无法阻止我们。我们将坚定履行使命。”她指出,船队此前已多次遭遇类似袭扰,明显是“恐吓策略”。
这支由52艘民用船只组成的船队8月底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启航,载有来自45个国家的500多名成员,包括律师、活动家及欧洲议员。其目标是向饥荒中的加沙运送食品和药品,打破以色列长达数年的海上封锁。
02 两国出兵:西班牙首相联合国发声,意大利护卫舰急赴现场
袭击发生后24小时内,两国迅速反应。9月24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明天,我们将派出一艘海军舰艇,携带必要资源协助船队并开展救援行动。”25日,西班牙海军一艘护卫舰从卡塔赫纳港出发。
几乎同时,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谴责袭击“不可接受”,已命令海军“法桑号”多用途护卫舰改道前往事发海域。意大利国防部明确表示,军舰主要任务是保护船上的意大利公民,提供海上救援和医疗援助,但不承担全程护航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派出的“法桑号”护卫舰2024年曾在红海击落胡塞武装无人机,具备防空能力。西班牙军舰同样配备完整救援装备,桑切斯强调此举是保障“公民在地中海安全航行的权利”。
03 各方立场:以色列指控与联合国呼吁
以色列外交部24日晚在X平台发表声明,断然拒绝船队进入加沙,称其“为哈马斯服务”。以方提议船队在“以色列以外的邻国港口”卸货,通过陆路转运物资。这一提议此前已被船队拒绝。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阿尔基坦24日呼吁进行独立调查,强调“袭击那些试图向加沙提供援助的人员令人难以置信”。他要求以色列作为占领方必须确保人道物资畅通。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至少有4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于营养不良。联合国此前已宣布加沙城发生饥荒,而以色列“基甸战车Ⅱ”军事行动使当地基础设施基本化为废墟。
04 历史脉络:西班牙的人道主义转向与欧洲分化
西班牙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5月,西班牙与挪威、爱尔兰共同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停止与以色列的军火贸易。同年,西班牙还使用A400M军机向加沙空投12吨食品,接收56名巴勒斯坦受伤儿童赴西治疗。
意大利则采取更谨慎的双轨策略:一方面派军舰保护公民,另一方面与以色列进行外交斡旋。意外交部透露正在推动“可信的调解机制”,建议船队在塞浦路斯卸货并由第三方分发。
欧洲在此问题上明显分化。德国、英国仍偏向以色列,而西班牙、意大利的行动可能推动欧盟内部讨论对以制裁。正如西班牙议员博德雷拉所言:“这个问题必须上升到欧盟委员会层面解决。”
05 风险前景:军事对峙可能性与救援使命的困境
尽管两国派出军舰,但直接与以色列军方冲突的可能性较低。意大利明确表示军舰不护航至加沙,西班牙虽承诺“保障安全”但未具体说明行动范围。
以色列与北约成员国爆发正面冲突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更可能的情景是外交妥协:船队在第三方港口卸货,物资经以色列检查后陆路转运。然而这无法解决加沙海上通道被长期封锁的根本问题。
船队目前仍在希腊水域低速行驶,未来几天将面临关键决策。是接受妥协方案,还是继续向加沙航行挑战以色列海军封锁线,将成为对人道救援原则的终极考验。
随着两国军舰抵达冲突海域,这场救援行动已超越单纯的人道主义范畴,成为国际社会与以色列封锁政策的一次正面较量。船队发言人斯塔西努的态度代表了许多参与者的决心:“我们清楚风险,但加沙民众的苦难更需要被看见。”
来源:甜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