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山区到阿坝高原,一位“藏族媳妇”的万斤土豆“翻身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16:31 1

摘要:CNIMG四川讯9月26日,在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一场特殊的直播助农活动温暖了秋日的高原。活动主角,是从贵州远嫁而来的“藏族媳妇”王静和她的搭档大山齐哥。令人惊叹的是,这场由她发起并主导的首场助农直播,首日便成功售出土豆100

图:王静、大山齐哥直播带货视频截图图:阿坝网红天团助力王静大山齐哥首场助农专场会图:王静与女儿、藏族婆婆在一起

CNIMG四川讯 9月26日,在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一场特殊的直播助农活动温暖了秋日的高原。活动主角,是从贵州远嫁而来的“藏族媳妇”王静和她的搭档大山齐哥。令人惊叹的是,这场由她发起并主导的首场助农直播,首日便成功售出土豆1000多单,总量超过10000斤,打响了首场助农直播生涯的“第一枪”。

然而,比销售数据更动人的,是这场“开门红”背后,一个关于个人疗愈、乡土融入与责任反哺的温暖故事。

“疗伤客”成“新家人”,阿坝用真诚融化刻板印象

王静,生于贵州遵义,现为马尔康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网红主播,曾是只想在藏区小城马尔康“躲起来疗伤”的异乡人。离婚后带着女儿的她,听过太多关于藏区的传言。但当她真正扎根于此,卖菜阿婆塞过来的水果、广场上牵她跳锅庄的温暖之手,以及藏族婆婆虽不懂汉语却递上暖心的酥油茶,将这些刻板印象击得粉碎。

“这份突如其来的温暖,至今想起仍心头发热。”王静在接受采访时说。更意外的是,她在这里遇见了小她五岁的藏族小伙三郎龙珍,他的多才多艺和家人的淳朴善良,让这个“避风港”成了她真正的家。这份跨越地域和民族的接纳,成为她日后决心回报这片土地的深层情感基石。

“新农人”动“真感情”,为“养在深闺”的高原特产找出路

2020年,疫情的冲击让王静经营的小店面临困境。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她,于2022年毅然前往杭州学习互联网运营。学成归来,面对马尔康的漫山好物、天然氧吧,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萌发:“为什么不把马尔康的好,分享给更多人?”

她与丈夫决定留下创业,投身互联网。熬夜写文案、拍视频、练直播成为常态。她的真诚与努力,不仅收获了线上“家人”的支持,更让她在阿坝州网络达人大会上,获得了林浩夫妇、扎西夫妇、马良夫妇、羌族林妹妹等阿坝知名网红的认可,同时还得到了马尔康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刘军会长的支持。当王静提出想为脚木足乡的土豆做专场直播时,这些“流量担当”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她助力。

“小土豆”见“大初心”,公益之心比销量更珍贵

“有人问我,销量没达到预期会不会失望?”王静说,“对我来说,销量不是最重要的。”她更纯粹的初心,是让阿坝州的虫草、松茸、高原土豆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东西被外界看见,帮老百姓把辛苦种出来的作物卖向全国。

马尔康土豆生长于高海拔、日照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用雪山融水灌溉,绿色无污染,富含矿物质。王静的目标,就是要为这些优质农产品打通走出大山的“最后一公里”。首日破万斤的销量,是对她这份初心的最好回报与激励。

从“疗伤客”到“新家人”,再到“兴农人”,王静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阿坝州对于她,已不再是传言中的“异域”,而是“摔过后重新站起来的地方,是有爱人、有亲人、有梦想的家”。这位贵州籍的“藏族媳妇”,正用她的经历证明:真正的乡村振兴,始于每一个个体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与担当。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影响力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