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十年色彩僵局 TCL SQD如何以“全局高色域”重塑显示技术版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6:32 1

摘要:在显示技术飞速演进的洪流中,电视行业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围绕对比度和色域这两大判断画质优劣的核心指标,公认的是好画质=对比度+色域,近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分辨率从1080p到4K再到8K的跃升,也目睹了TCL万象分区等技术将屏幕对比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明暗之

在显示技术飞速演进的洪流中,电视行业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围绕对比度和色域这两大判断画质优劣的核心指标,公认的是好画质=对比度+色域,近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分辨率从1080p到4K再到8K的跃升,也目睹了TCL万象分区等技术将屏幕对比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明暗之间的界限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这场画质的盛宴中,一个核心维度——色域,却如同被施了魔咒,自十年前量子点技术初露锋芒后,便陷入了长久的停滞。行业似乎默认了BT.2020标准下90%左右的色域值即是终点。直到2025年的今天,TCL携全球首款SQD-Mini LED电视横空出世,以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的绝对实力,一举击碎了这块长达十年的“色域天花板”,宣告了一个全新色彩纪元的到来。

十年之困:RGB-Mini LED的“原罪”与“局部高色域”陷阱

要理解TCL此次技术突破的革命性,我们必须先审视造成“色域僵局”的根源,尤其是近年来备受追捧的RGB-Mini LED技术,其看似先进的背后,实则隐藏着难以逾越的物理瓶颈和设计妥协。这便是所谓的“局部高色域”陷阱。

三色背光的“天生短板”

RGB-Mini LED技术的核心,是将红、绿、蓝三色LED芯片作为独立的背光源。在播放纯红、纯绿或纯蓝的演示片时,它能点亮对应颜色的LED,呈现出极为鲜艳夺目的效果。这成为许多品牌在线下门店和发布会上屡试不爽的“杀手锏”。然而,这种惊艳仅限于“单色表演”。一旦画面变得复杂,需要同时呈现多种色彩时,其“天生短板”便暴露无遗。

为了显示白色或混合色,RGB-Mini LED需要将不同颜色的光在扩散板内进行混合。这个过程存在两大致命缺陷:

色彩串扰:由于不同颜色的LED分区紧密相邻,光线不可避免地会从一个分区溢出到另一个分区。想象一下,当一个区域需要显示纯白色(红绿蓝光混合),而旁边区域需要显示纯红色时,白色区域的蓝光和绿光很可能“污染”到红色区域,导致红色不够纯净,甚至偏色。这种“串色”现象在多色块交界的画面中尤为明显,使得整个画面显得“脏”,色彩精准度大打折扣。

光衰不均与色彩漂移:在LED材料科学中,红色LED芯片的光效和寿命一直是技术难点,其衰减速度远快于蓝色和绿色芯片。这意味着,一台RGB-Mini LED电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红色背光的亮度会率先下降,导致白平衡被打破,屏幕整体色调会逐渐偏向青色或绿色。所谓的“精准色彩”,在时间的考验下不堪一击,最终沦为一场短暂的幻梦。

因此,RGB-Mini LED所谓的“高色域”,本质上是一种“局部高色域”或“单色高色域”。它能在特定、单一的色彩场景下达到高色域值,但在混合色彩的真实应用场景中,其色域表现大幅下降,无法维持稳定。这正是电视行业十年色域停滞不前的核心症结——我们被困在了“实验室数据”和“真实观感”的巨大鸿沟之中。

破局者:SQD-Mini LED如何实现“全局高色域”的革命

面对RGB-Mini LED的技术困境,TCL没有选择在妥协的道路上修修补补,而是另辟蹊径,从发光原理的源头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革命。SQD-Mini LED技术,正是这场革命的结晶,它通过“超级量子点+超级蝶翼华曜屏”两大核心技术,完美解决了传统技术的痛点,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

从“三色混光”到“纯白激发”的范式转移

SQD-Mini LED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彻底抛弃了RGB三色LED背光方案。它采用高效稳定的纯蓝色Mini LED作为唯一背光源,然后在背光上方覆盖一层由“超级量子点”材料构成的发光层。其工作流程如下:

1、纯净激发源:底层的蓝色Mini LED背光开启,发出波长精准、纯净度极高的蓝光。

2、量子点色彩转换:当蓝光穿过“超级量子点”层时,会激发其中的量子点材料。根据量子点尺寸的不同,它们分别被激发发出波长同样精准的纯红色光和纯绿色光。

3、生成高纯度白光:未被转换的纯蓝光,与量子点发出的纯红光、纯绿光,在极短的距离内瞬间混合,形成光谱连续且纯净度极高的白光。这个白光从源头上就避免了RGB-Mini LED因光衰不均导致的“脏白”。

4、精准滤色:最后,这道完美的白光穿透TCL独有的“晶粹色阻”液晶层和彩色滤光膜,被精确地“雕刻”成屏幕上最终显示的亿万色彩。

这一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串色问题,因为背光源是单一的蓝色,即使有光线溢出,也不会造成色彩污染。同时,量子点材料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不存在光衰不均的问题,确保了电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色彩表现始终如一。因此,无论是播放单色画面还是复杂的电影场景,SQD-Mini LED都能稳定输出覆盖100% BT.2020标准的色彩,实现了从“局部”到“全局”的历史性跨越。

不止于色彩:SQD架构带来的全方位颠覆

“全局高色域”的实现,仅仅是SQD-Mini LED技术优势的冰山一角。其创新的架构,如同一把万能钥匙,解锁了显示性能的多个维度,带来了碾压性的综合体验提升。

控光、亮度与厚度的三重突破

3倍分区,极致控光:在RGB-Mini LED方案中,为了实现色彩混合,需要为红、绿、蓝三组LED芯片分别设置驱动电路,这极大地增加了成本和布线复杂性。而SQD-Mini LED采用单色背光,电路设计大为简化。这意味着,在同等成本下,SQD-Mini LED可以集成3倍于同尺寸RGB-Mini LED电视的背光分区数量。以TCL X11L为例,其98吋版本拥有高达20000+的万象分区,配合升级的万象分区控光算法,实现了像素级的精准控光,其暗部细节和高光层次感达到了行业前所未有的巅峰。

更高亮度,超越OLED:由于采用了光效更高的蓝色LED和量子点转换技术,SQD-Mini LED的能量利用率远超传统方案,能够轻松实现更高的峰值亮度。这不仅使其在HDR内容表现上游刃有余,更在亮度、色彩和寿命上全面超越了以烧屏和亮度衰减著称的OLED技术。

史上最薄Mini LED:RGB-Mini LED需要预留较长的混光距离(OD值)来让三色光充分混合成白光,这直接导致了机身的厚度。而SQD-Mini LED的光线在穿过量子点层的瞬间即完成混光,混光距离被压缩到极致。这一优势使得搭载该技术的TCL X11L机身厚度仅约2cm,成为史上百吋级最薄的Mini LED电视,实现了科技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对比度是画质的骨架,那么色彩就是画质的血肉。TCL X11L通过万象分区技术将骨架锤炼至极致,如今又凭借SQD-Mini LED为其注入了前所未有丰满、精准且永不褪色的血肉。它所实现的100% BT.2020全局高色域,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参数,它代表着对导演创作意图的终极尊重,代表着对真实世界色彩的完美复刻,更代表着电视画质十年僵局的终结。

随着TCL X11L的问世,2025年的电视画质之争似乎已尘埃落定。但TCL所做的,远不止是站上巅峰,而是用SQD-Mini LED这项革命性技术,为整个显示行业重新绘制了巅峰的地平线。一个由“全局高色域”定义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SQDMiniLED技术推出十年僵局告破#

#TCL打破行业10年色域僵局#

#SQD打破行业10年色域僵局#

来源:丁丁科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