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来,吕赜始终专注于一件事:如何培养更多专业、有温度的养老人才。她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与本土实践相结合,构建标准化、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多家养老机构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的照护。
多年来,吕赜始终专注于一件事:如何培养更多专业、有温度的养老人才。她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与本土实践相结合,构建标准化、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多家养老机构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的照护。
构建本土化人才培养体系
吕赜的养老职业生涯始于日资企业日医集团,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精细化管理和“以人为本、自立支援”服务理念的价值。因此,之后她在为国内养老机构培训时,能精准切中养老产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的痛点——他们最渴求的,正是一套高质量、可复制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吕赜加入河南康养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任培训总监。面对从省级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到镇级养老机构,从高端到普惠的全业态、多层级的养老项目,她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一套适应多业态的人才培养体系。
吕赜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周期陪伴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个“选、育、用、留”全链条贯通的闭环系统。入职前,对新人进行心理测评和情景模拟,量身定制成长规划;入职后,采用“师徒制”手把手带教,并设立阶段性考核持续提升能力;过程中,她建立起垂直反馈机制,深入每个项目工作群,确保每名员工的意见都能被听见、被回应。
针对不同业态的项目,吕赜坚持“核心标准统一,服务内涵分层”的原则。在安全、尊严、隐私保护等底线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培训内容会根据项目定位进行差异化调整。高端项目侧重个性化服务和科技赋能,普惠项目则注重基础技能和服务意识培养。这种分层培训模式,使优质服务既能在高端项目中深化细化,也能在普惠项目中有效落实。“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土壤中开出最适合的花。”吕赜解释道。
在河南康养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真真看来,吕赜是团队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2022年至2023年,集团在全省的20多个项目集中筹备开业,吕老师带着护理团队把体系搭建起来,培养新人快速上岗,为各项目顺利运营提供了关键支持。”
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吕赜深刻认识到体系化思维和标准化流程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性,牵头完成了河南省内15个地市、28家养老机构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她认为,标准化是养老服务从“经验驱动”走向“体系驱动”的关键,“对老人意味着安全感,对员工是实用工具,对行业则是可扩展性的基础。”
但最大的挑战并非技术操作,而是统一思想、转变理念。为推进标准落地,吕赜采用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将理念“故事化”,用真实案例讲解标准背后的“为什么”;将培训“场景化”,在护理现场进行沉浸式教学;将改善“常态化”,鼓励一线员工成为标准的“优化者”,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创造。
许昌颐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寇赛表示:“从项目筹备开业到成熟运营,吕老师线上线下手把手指导,尤其在标准推行和团队带教上,让我们受益匪浅。”
养老服务是一个高压力、高情感消耗的行业,吕赜特别关注护理团队的心理健康。她构建了“心理健康守护矩阵”,定期为员工开展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培训。当团队成员因照护的老人离世而陷入悲伤甚至想要离职时,吕赜会通过一对一谈心、小组支持等方式进行干预。
“我们要先爱惜自己,才有能力关爱身边的人。”这种充满共情的引导,帮助伙伴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坚定了职业初心。这是她“陪伴式成长”理念最温暖的体现。
河南阳城养生苑护理主任杨颖青对此感受深切:“吕老师不仅帮助我们提升专业技能,更在风险预防、家属沟通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撑,是团队坚强的后盾。”
在吕赜的带领下,护理团队在省、市级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多次斩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
谈及坚持的动力,吕赜的回答朴实而真诚:“是老人脸上的笑容,是团队的成长,也是为行业尽一份力的成就感。”
来源:老有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