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车友!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去4S店看车,销售小哥热情洋溢地跟你说:“咱这车是混动,可省油了!平时充电开,一公里才几分钱,没电了也能用油,跑长途毫无焦虑!”
嘿,各位车友!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去4S店看车,销售小哥热情洋溢地跟你说:“咱这车是混动,可省油了!平时充电开,一公里才几分钱,没电了也能用油,跑长途毫无焦虑!”
听起来很完美,对吧?但当你进一步问:“这是插电混动(PHEV)还是增程式(EREV)呀?”销售可能就开始跟你绕圈子了,什么“智能多模”、“技术更先进”之类的术语一套一套的。
别慌,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话术,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把这两种当下最火的混动技术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这不仅仅是为了涨知识,更是为了让你真金白银花出去的钱,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生活的那台车。
第一章:先打个比方,它俩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员工”
想象一下,你的车是一个团队,有两个核心员工:发动机(烧油的老黄牛) 和 电动机(用电的尖子生)。你的目标是高效、省钱地完成“把车从A开到B”这个任务。
1.PHEV(插电混动)团队: 这个团队里,发动机和电动机都是“业务骨干”,都能直接去驱动车轮。它俩关系很灵活,有点像“搭档”。路况好的时候,老黄牛(发动机)可以主力干活;需要爆发力时,尖子生(电动机)上;市区堵车时,就让尖子生一个人干,老黄牛休息。它俩还可以同时干活(并联)。团队领导(车载电脑)会根据任务难度(你的油门深浅、车速等),实时决定让谁上,怎么配合最省“公司资源”(油耗)。
2.EREV(增程式混动)团队: 这个团队就非常“专制”了。电动机(尖子生)是唯一的“一线员工”,永远负责驱动车轮。而发动机(老黄牛)呢?他被“降职”了,成了一个纯粹的“充电宝”(增程器)。他的工作只有一个:在公司电量不足(电池没电)时,启动发电,给尖子生(电动机)供电,或者给电池充电。老黄牛永远不能直接去驱动车轮,他彻底和车轮“断了联系”。
看明白了吗?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发动机能不能直接参与驱动车轮。PHEV的发动机能,所以它有多条路径;EREV的发动机不能,路径非常单一。
第二章:开起来有啥不一样?聊聊日常体验
道理懂了,但开起来感觉差在哪儿?这才是关键。
1. 有电的时候:都是“纯电爹”,体验几乎没差别
只要你充电方便,电池有电,无论是PHEV还是EREV,你开的都是一台纯电动车。安静、平顺、加速快,成本极低。这是它们共同的优势,也是很多人买它们的首要原因。
2. 电量耗尽时:“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当你跑长途,电池电量耗到最低限度(比如15%),系统需要启动发动机来维持行驶时,差别就大了!
①EREV(增程式):体验依然“电动车”。因为此时还是电动机在驱动你,发动机只是默默地在后台发电。所以车子的行驶质感——平顺、安静——基本得以保留。当然,如果电量需求很大(比如你急加速或爬大长坡),发动机会提高转速全力发电,此时你能听到明显的噪音,但动力输出依然是线性的电驱感觉。简单说,没电了,它还是个电动车,只是多了个发电机的噪音。
②PHEV(插电混动):可能变回“燃油车”。这时候,发动机就要亲自上阵驱动车轮了。如果是技术比较老的PHEV,你会明显感觉到发动机介入时的抖动、噪音,以及换挡的顿挫。动力输出也会变成燃油车那种需要“拉高转”的感觉。当然,现在好的PHEV(比如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等)在这方面优化得很好,中低速时依然优先用电,发动机介入很平顺,但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是最高效的模式。简单说,没电了,它更接近一台燃油车或者普通的油电混动车(HEV)。
第三章:灵魂拷问!我到底该选谁?
这是终极问题。别听销售的,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充电条件怎么样?(这是决定性因素!)
①如果你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或者公司充电极其方便:恭喜你,两种都可以选。你95%的用车场景都会是低成本的电驱。那怎么选?看下一条。
②如果你充电很不方便,买它主要是为了绿牌或更低购置税:那么,请优先考虑一台“亏电油耗”表现极其优秀的PHEV。因为对你来说,这台车大部分时间就是一台背着大电池的油电混动车(HEV)。你要挑的是它当燃油车开时的油耗。而EREV在一直亏电跑高速时,因为存在“能量转换损失”(油→电→驱动),油耗可能反而会比同级别的高效PHEV或燃油车稍高一些。
2. 你的主要用车路况是什么?
①主要是城市通勤,偶尔长途:EREV可能是更优解。城市路况下,增程式的体验无限接近纯电车,中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即使启动发电,也能工作在最高效的区间,安静又省油。
②城市和高速路况各半,或者经常跑高速:技术先进的PHEV可能更有优势。因为在高速巡航时,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是效率最高的方式,避免了EREV“油变电”的能量损失,高速巡航的油耗理论上会更低。
3. 你最看重什么?
①看重极致的平顺、静谧体验,就想买台“燃油备用版”的电动车:选EREV。它的工作逻辑简单粗暴,保证了任何情况下都是电驱的质感。
②看重全场景下的综合能效,不介意轻微的发动机介入感,相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选PHEV。它的系统更复杂,但目的就是让发动机和电动机在各自最高效的区间工作,实现全局最优解。
说到最后,PHEV和EREV其实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它们只是工程师为了解决“续航焦虑”和“高效节能”这一对矛盾,所走出的两条不同技术路径。
PHEV像是一个能文能武的瑞士军刀,模式多变,追求系统效率的极致;而EREV则像是一把专注的激光剑,用“纯电驱动”这一招贯穿始终,追求驾驶体验的纯粹。
希望这篇科普,能让你下次再去4S店时,心里更有底。别再问“这是哪种混动”了,直接可以跟销售说:“我这充电不方便,经常跑高速,麻烦给我重点介绍一下这台PHEV在亏电状态下的高速油耗表现。”
那一刻,销售就知道,你是个懂行的明白人。祝你能选到那台最懂你的完美座驾!
来源:兔兔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