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5.6级地震致8人受伤、转移安置群众7812人,最新情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7 13:42 1

摘要:9月27日5时49分,甘肃陇西县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市县三级救援力量已赶到灾区进行排险救灾工作。

9月27日5时49分,甘肃陇西县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市县三级救援力量已赶到灾区进行排险救灾工作。

截至今天11时30分,甘肃省陇西县地震已致17个乡镇3505间房屋受损(生活用房3400间、附属用房105 间),其中倒塌17间,一般受损3488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812人,8人受伤,均已转医院治疗,道路交通设施受损27处。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已启动国家地震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前突力量已到达震中开展排查,同时调集定西、天水消防救援支队地震救援力量200人28车赶赴现场;调派危化救援兰州石化队、矿山救援靖远队7车26人携带搜救装备赶赴震中。目前,救灾人员正在对灾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开展排查排险。

水利部门加密监测

研判震区灾害风险

地震发生后,水利部迅即启动水利抗震救灾调度指挥机制,27日上午召开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地震对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影响及震区雨水情形势,安排部署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水利部通过全国“水利一张图”,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分析震中附近河流、水利工程等分布情况,并及时通报甘肃省水利厅,督促地方水利部门对震区中小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供水工程、堤防等水利工程震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密切关注震区天气变化,加密监测震区雨情、水情及河道、水库水位,滚动研判灾害风险。

自然资源部启动四级响应

自然资源部于今日10时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Ⅳ级响应,派出专家前往震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应急救援技术支撑、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受地震影响铁路线路

正逐步恢复

受地震影响,徐兰高铁、兰渝线、陇海线扣停列车3列,徐兰高铁限速40至60公里运行。地震发生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封锁影响区段,对地震涉及范围内的线路、桥隧、供电、电务、通信等设施设备开展徒步和添乘检查,确认安全后逐步放行列车。

截至目前,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运输秩序正在有序恢复。广大旅客可通过12306App、车站电子显示屏、广播、公告及时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出行。

防范余震

及震后次生灾害

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截至9月27日7时49分,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共记录到余震42次,其中:

3.0级及以上余震3次: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1次。

3.0级以下余震39次:2.0-2.9级地震6次,2.0级以下地震33次。

余震的一大特点是,多数情况下余震活动强弱与主震大小相关,主震越大,余震的活动就越强、次数越多;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余震活动会随着时间在强度和次数上逐渐衰减,但不同构造区域的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持续几个月,有的可能持续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1

警惕次生灾害

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有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因此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应谨慎选址,远离危险区域。

2

远离危房

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

遭遇地震,牢记以下四种避险动作:

1.就近躲避:剧烈地震时,应立即就近躲避,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2.扶稳抓牢:若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面,一定要抓住桌腿或其他坚固的物体,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3.单手遮挡:向空旷地带逃生时,可使用书本、背包等作为遮挡物保护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需要注意的是单手遮挡可以更好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或受伤。

4.小步快走:从人员密集场所撤离时,千万不要乱跑,尽量小步快走,防止引发混乱,造成踩踏事故。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