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喇叭喊诊”到“主动赴约”,什么在打消彝乡村民的“就医观望”?丨民生观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7 14:11 1

摘要:9月下旬的凉山州喜德县,山风里满是民生暖意。“医疗巡回车”沿着蜿蜒山路穿梭送诊,“熊猫健康列车”在站台驻点接诊,《健康大讲堂》第三讲的宣讲声在尼波镇广场上传开。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发自凉山

9月下旬的凉山州喜德县,山风里满是民生暖意。“医疗巡回车”沿着蜿蜒山路穿梭送诊,“熊猫健康列车”在站台驻点接诊,《健康大讲堂》第三讲的宣讲声在尼波镇广场上传开。

熊猫健康列车进凉山。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去年来看过病,今年我就来复查了,没想到还能赶上健康活动,能学不少有用的知识!”9月25日,27岁的甘洛村村民曲木尔西笑着说。

从十年前“大喇叭喊免费看病仍犹豫观望”,到如今“主动排队就医、积极参与健康活动”,不少彝乡村民的“就医观望期”逐渐消散,背后是四川多维度健康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力。

不少群众主动寻医。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从“喇叭喊诊”到“主动赴约”

“熊猫健康列车”八进凉山

“十年前要靠大喇叭喊‘免费看病’,老乡们躲在远处看,眼神里又好奇又怀疑。现在一停车,大家拿着身份证就来主动排队。”25日,“熊猫健康列车”列车长刘月华道尽十年变化。

“熊猫健康列车”一到站,不少群众主动排队就医。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9月21日至26日,“熊猫健康列车”停靠喜德县尼波镇,该列车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卫健委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开行。

自2015年首次开行以来,这列特殊的“火车”第八次进入凉山,第六次驻点尼波镇,如今升级成功能齐全的“移动三甲医院”——车厢内“分科诊疗”布局清晰,从血常规、生化等常规检验,到心电图、腹部彩超、DR胸片乃至CT检查,从内外科、眼科到耳鼻喉科、妇科专科诊疗,再到远程会诊,“一站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村民正在列车上做检查。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今年,健康列车也迎来升级。“专家阵容上,除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团队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个医院专家也加入,覆盖内外科、眼科、妇科等多个领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红莲说。

“健康列车打破传统义诊‘只问诊、难检查’的局限,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诊疗建议,还能当场完成胸部CT等精准检查,实现‘问诊+体检’同步推进。”列车“新朋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万春说。

更深远的改变在于“治已病”向“防未病”“促健康”的延伸。“我们帮乡亲们建健康档案,培训和提升当地医生诊疗能力,还通过改造互联网医院探索‘1+1+1’模式——1位卫生院医生加1位医疗专家,共同服务1位村民,为了给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世云说。

随着尼波镇服务结束,熊猫健康列车将继续驶向合川、秀山、石柱县等10个站点,直至10月31日,为沿线群众与职工筑起移动的“健康防线”。

医疗巡回车七“跑”喜德

确保不遗漏重症患者

除了“熊猫健康列车”,2025年6月喜德县人民医院启动的“医疗巡回车”,也在以“每月两趟、力争跑遍喜德”的节奏,把优质医疗送到村民家门口。

目前,巡回车已完成7轮服务,出诊医生多来自浙川两地的三甲医疗机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职喜德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清锋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

“医疗巡回车既做常见病诊疗、慢性病随访,也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预防科普。”陈清锋说,巡回车还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检查—报销”闭环——与县医院信息共享、医保现场结算,让村民不用为报销往返县城。

医疗巡回车每月两趟,力争跑遍喜德。受访者供图

更关键的是,巡回车建立严格的随访机制。每次出诊,团队基本会发现几名病情严重、需立即住院的患者——对独居且无法即刻就医的,第一时间对接当地卫生室提供临时干预;对有即时就医意愿的,明确告知“可当场随医疗车前往县医院”;对暂时无法就医的,留存联系方式并约定随访,若村民出行困难,还会专门安排车辆接送。“只为确保不遗漏重症患者。”陈清锋说。

“短期移动服务”外,帮扶团队更着眼于“长期健康保障”。依托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源,陈清锋所在团队整合县人民医院临床检验、影像双中心,打造了近1000平方米的“一站式健康体检中心”——抽血、拍片、超声检查、CT等所有项目在一层楼就能完成,“流动服务+固定中心”的模式让健康保障的“网”越织越密。

一站式健康体检中心一角。魏冯 摄

托举喜德医疗资源的,还有四川“本土力量”。据悉,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什邡市人民医院、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也在喜德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从科室建设到人才培养,为当地医疗能力提升注入动力。

健康大讲堂首进尼波

把“救命招”“暖心事”送进村民心里

医疗服务下沉的同时,健康理念的普及也同步推进。

“乡亲们,快来呀!我们一起学习心肺复苏……”25日,2025年《健康大讲堂》第三讲“列车进村寨 健康护彝乡”活动在尼波镇举行,这是该讲堂自2023年8月开播以来首次走进尼波,把“救命知识”和“健康故事”送到大家心里。

大讲堂现场,情景演绎心肺复苏。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活动以“纪实影像+现场访谈+文艺节目”的形式,通过三个篇章层层递进:《钢轨铺就健康路》用短片《十年·启程》,借决策规划、技术支撑、一线服务三个维度的亲历者讲述,还原健康列车的“十年成长史”;《健康知识进万家》以情景演绎《生命·回响》切入,喜德中学心理健康老师钟永菊、健康幸福家庭代表姚应兵、清华大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胥江等,分享健康理念在彝乡落地的故事;《优质医疗惠彝乡》则以彝族乡民吉约沙果的康复经历为原型,用《行走·希望》展现医疗帮扶对个体命运的改变。

“听了专家分享,我更坚定了从医初心。”喜德县尼波镇卫生院医生阿火金国说,今后他将更加努力提升技能,为村民服务;“以前觉得‘健康’是医生的事,听了分享知道,自己也要为健康主动做很多。”尼波镇尼波村一名村民说。

“熊猫健康列车”“医疗巡回车”“健康大讲堂”,是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缩影。四川还结合东西部协作,以“组团式帮扶、对口支援”双轮驱动,组成“1+N”团队帮扶凉山11个县医院。2025年,省级统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63家医疗机构163名专家下沉,推动受扶地医疗能力从“能看病”向“看好病”跨越,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格局。“通过‘移动医疗’打破地域限制,以‘健康宣教’转变观念认知,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让更多群众的‘就医观望’变成‘主动健康’。”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