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2岁的李先生听到医生的话,顿时愣住了。他摇头苦笑:“HPV?那不是女人才会得的吗?”其实,不只李先生,大多数男性在听到“HPV”三个字时,都会条件反射地和“女性”“宫颈癌”画上等号。很少有人知道,HPV(人乳头瘤病毒)其实与男女无关,男人同样可能感染,而且相
“李先生,你的咽喉部核磁提示异常细胞,我们建议进一步做HPV分型检测。”
42岁的李先生听到医生的话,顿时愣住了。他摇头苦笑:“HPV?那不是女人才会得的吗?”其实,不只李先生,大多数男性在听到“HPV”三个字时,都会条件反射地和“女性”“宫颈癌”画上等号。很少有人知道,HPV(人乳头瘤病毒)其实与男女无关,男人同样可能感染,而且相关癌症风险正悄然增高。
数据显示,全球高达85%—90%的男性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HPV。而口咽癌、肛门癌、阴茎癌等多种男性恶性肿瘤都与其密切相关。那些你以为离自己很远、只属于女生的健康问题,其实离每个家庭、每位男性都非常近。
为什么男性感染HPV容易被忽视?感染后风险到底有多大?除了接种疫苗,日常还能如何科学防护?“口咽癌和HPV”之间到底藏着怎样的联系?这些你没留意的男性生活细节,可能正悄悄影响着健康的未来。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习以为常,却是“致癌隐患”。接下来,带你走进HPV“男性世界”,破解常见误区,掌握科学防护策略。
HPV真的是“女性专属”吗?权威数据告诉你:男人同样高危
如果你以为HPV只是女性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多国研究结果均显示,约90%的男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病毒。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明确指出,80%以上的性活跃人群,包括男性,一生至少感染过1次HPV。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性的HPV感染率并不低于女性。只不过,大多数男性感染后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不会主动检测或就医,因此容易沦为“沉默的携带者”,自己不自知,还无意间将病毒传给伴侣——这也是HPV在群体中高发、反复传播的主要原因。
而且,HPV亚型超200种,其中约40种能感染生殖道及口咽黏膜。对男性而言,危险不仅仅在于像女性那样感染生殖器部位。高危型HPV感染与口咽癌、阴茎癌、肛门癌、尖锐湿疣等多种肿瘤高度相关。近5年间,口咽癌在我国男性发病上升趋势明显,包括不少原本身体健康、生活规律的中年男性。
所以,“我不是女人,与HPV无关”,其实是最危险的误解。HPV并不挑性别,尤其是伴侣间的传播或多性伴侣行为更增加风险。
感染HPV之后,男性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不可忽视的三大风险
很多男性朋友其实并不清楚HPV感染后可能出现的变化。其实,HPV的危害不仅仅是让你“患个病”那么简单。尤其是以下三点变化,务必注重:
口咽癌风险提升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危型HPV与口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在欧美,每年新增口咽癌病例中过半与HPV感染有关。中国医学界最新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我国男性口咽、喉咙、扁桃体等部位HPV检测阳性率明显上升。而口咽癌往往在早期无痛无症状,被发现时已偏晚,治疗难度大,影响生活质量。
生殖健康受损,甚至不育 HPV感染可造成男性尿道、龟头、包皮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有的表现为尖锐湿疣,有的则可能引发持续的泌尿系统问题。长期感染还可能影响精子活力与数量,对生育造成不良影响。
“隐性感染”易反复、高传染多数男性感染HPV后无明显外在表现。他们可能“携带”病毒多年,却未采取任何干预,也未检测,最后通过性接触反复将病毒带到家中,使爱人、伴侣、家庭共同承受健康威胁。这种“看不见”的威胁,正是HPV防控中最隐蔽、最难以察觉的隐患。
这些风险如“水面下的冰山”,平时无声无息,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告别“HPV只有女人才怕”的旧观念,正是保护全家健康、防癌于未然的重要一步。
不做“沉默携带者”,男人科学防护HPV这样做
很多人问:“那男人该怎么预防HPV感染?疫苗有用吗?”科学答案是:男女都该及早防护,疫苗只是其中一环,日常生活细节同样关键。
优先接种HPV疫苗,打破“性别专属”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与多国健康指南均建议,适龄男性同样适合并推荐接种HPV疫苗。越早接种,保护范围越广。不论有没有性生活,只要年龄在9~45岁且尚未感染某些高危型HPV,接种都有益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均已将男性全部纳入HPV疫苗常规接种范围。我国虽主要批准女性接种,但也可咨询专业医生。
安全性行为,减少多重暴露风险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PV传播风险约60%,但无法完全隔绝。减少多个性伴侣、避免不洁性生活,是有效防线。与伴侣共同检测和防护更是保护家庭的基本原则。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女性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TCT、HPV分型),男性若出现泌尿、口咽异常或有高风险行为,也应主动排查。有HPV高危型感染史的男性,更需关注身体小变化,及早就诊。
增强免疫力,让身体自愈更有底气研究证实,约80%感染者在1~2年内可自然清除HPV,但前提是免疫力不低。保证作息规律、营养均衡、适量锻炼和心理健康,既可预防,也有助于自愈和预后。
科学认知,不“谈癌色变” 感染HPV≠得癌症。绝大多数HPV感染不会转变为肿瘤。但讳疾忌医、拒绝筛查、忽视防护,才是进一步加重风险的推手。防得早、查得勤、懂得科学处置,就已赢在健康的起跑线上。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专家指出,约九成男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男女共防HPV要趁早》
《男性也易感染HPV?专家:男女共防HPV感染是大势所趋》
《Hpv男性也会感染吗》
来源:老耿来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