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胜诉“qq浏览器”中文域名仲裁案,给企业敲注域名保护警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8:13 1

摘要: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ADNDRC)香港秘书处就一宗中文域名争议案件作出裁决,裁定被投诉人陈某瑞注册的域名“qq浏览器.com”应当转移给投诉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字经济时代的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

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ADNDRC)香港秘书处就一宗中文域名争议案件作出裁决,裁定被投诉人陈某瑞注册的域名“qq浏览器.com”应当转移给投诉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该案件再次引发企业对中文域名保护的广泛关注。

案件背景与仲裁结果

争议域名“qq浏览器.com”由被投诉人于2023年4月5日注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作为投诉人,主张该域名与其持有的“QQ”和“QQ浏览器”商标构成混淆性相似,被投诉人并不享有合法权益,且注册和使用行为具有恶意。

专家组经审理后认为,投诉人提供的商标注册证据充分,争议域名完全包含了投诉人商标“QQ”,加上“浏览器”这一描述性词汇,依然构成混淆性相似。被投诉人未能证明其具有合法权益,且其以往多次因抢注域名被裁定败诉,存在明显恶意。

因此,专家组裁定支持投诉人请求,要求将争议域名转移至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仲裁依据的核心要点

该案裁决依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第4(a)条规定的三个要素:

域名与商标相同或混淆性相似:争议域名“qq浏览器.com”核心部分与腾讯注册商标高度重合,易导致公众误解。

被投诉人无合法权益:被投诉人未能证明其使用该域名出于善意或具有合法权利。

恶意注册与使用:被投诉人此前已有多次恶意抢注记录,且通过争议域名引导流量牟利,符合UDRP中关于恶意的认定标准。

专家观点:域名抢注频发,企业应主动防御

腾讯知识产权专家乔晶在分析多个类似案件后指出:

“从列举的多个中文域名纠纷案中可以看到,‘基本的情况都属于域名抢注行为,将别人的注册商标抢注为域名。’”

她进一步强调,事后维权固然可行,但成本高昂:

“虽然说你在事后可以对那些抢注的中文域名采取相关的法律行为来进行不论是索回也好,还是要求对方停止使用也好。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都是非常地多的。”

因此,她总结道:

“对于企业来讲,无论从消极的品牌的防御性保护,还是积极的品牌推广,以及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的角度,都应该需要重视这种中文域名的注册和使用。”

给企业的启示:提前布局,系统保护

腾讯此次胜诉不仅体现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系统策略,也为广大企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尽早注册核心中文域名:企业应在品牌推出初期即对相关中文域名进行多后缀注册,避免被他人抢注。

建立域名监测机制:定期监测与自身商标、商号相近的域名注册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行动。

综合运用法律与仲裁手段:一旦发现恶意注册,可通过UDRP等仲裁机制快速解决,比司法程序更高效。

树立全域品牌保护意识:域名不仅是网络入口,更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中,中文域名的识别性和传播力更强,更应引起重视。

结语

“qq浏览器.com”仲裁案的胜诉,是腾讯在品牌保护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再次提醒所有企业:域名保护不是事后补救的游戏,而是事前布局的战略。在数字经济时代,唯有主动防御、系统管理,才能避免品牌资源流失,提升整体竞争力。

中文域名注册和使用不仅是一种防御,更是一种品牌推广和保护的必要投资。企业若能及早意识到这一点,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来源:小萱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