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十一点,我盯着水槽里那三只油碗发呆,心里骂自己:怎么又拖?
昨晚十一点,我盯着水槽里那三只油碗发呆,心里骂自己:怎么又拖?
手机弹出未读邮件红点,87次干扰里的第43次,脑子嗡一下。
哈佛那帮人说,把碗和开水龙头这个动作绑一起,21天就能让基底神经节替我打工,概率飙47%。
我当场拧开水,冲掉油,30秒完事,顺手点回邮件,两分钟不到。
焦虑值唰地掉,比刷短视频还快,斯坦福白纸黑字写着32%。
以前我以为拖延是懒,其实是大脑在等线索。
线索对了,动作就像地铁门,自己关。
数字时代干扰多?
把≤2分钟的事全塞进当下,别点“稍后处理”,那是给焦虑存定期。
碗冲完,我坐回沙发,想起白天被领导怼。
老规矩,脑袋要重播十遍。
换了WHO新招:3秒吸、3秒停、3秒吐,心里默念“翻篇”。
激素降28%,亲测有效,比喝酒快,还不伤肝。
有人问我,这么碎片化管啥用?
我说,基底神经节不挑事大,只挑次数多。
每天顺手5次,一年1825次,足够让神经长出一条高速公路。
拖延不是病,是路没修通。
今晚的碗,我照样冲,邮件照样回,怼话照样翻篇。
三件事加起来不到5分钟,白捡一晚不焦虑。
顺手干,当下放,就是给未来的自己递上一张“别骂我了”的和解书。
来源:清新海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