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海:期刊随笔二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7 06:35 1

摘要:十年前,当我们推出创刊号的时候,选择了瑞士摄影家阿方思·伊斯尔的作品《一片绿叶》做封面。那片由于吸吮了根的充足养分而蒸腾着生命力的叶子,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刊物也要办得如此茁壮有力,让它贴紧读者——我们生命的根。选择这一封面,寓意着绿叶对于根的情意。

绿叶对于根的情意

——办刊十年感想

十年前,当我们推出创刊号的时候,选择了瑞士摄影家阿方思·伊斯尔的作品《一片绿叶》做封面。那片由于吸吮了根的充足养分而蒸腾着生命力的叶子,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刊物也要办得如此茁壮有力,让它贴紧读者——我们生命的根。选择这一封面,寓意着绿叶对于根的情意。

十年间,最令我们难忘的便是,每到关键时刻,都能够从自己的根——读者那里获取到力量。特别是每到年末汇总订数的时候,当一个实实在在、说得过去的数字报上来时,我们的心都会由于读者的支持而变得滚热。这里说的实实在在、说得过去的数字,是指十年间,即使在市场的低谷,本刊每个月的印数也从未下过五万册。虽远非大数,也是一支坚不可摧的读者铁军,我们为此深感慰藉。

十年间,我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既有破土的阵痛,有选择的艰难,也有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迷惘与探索。可是,无论身处什么境地,心里都执著地想着读者,为读者选择最佳的、与读者共提升的办刊宗旨从未动摇过。我们曾初步地概括过这一宗旨,那就是:“探索人与社会关系的优化,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和谐;人与人关系的优化,和谐”。我们对这一宗旨忠贞不渝,有十年的刊物作证。我们在今后的办刊实践中还会更加完善、丰富和深化这一宗旨,绝不会离开它。

十年间,我们自身也在奋发磨砺,力求成功为一个选家。“操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把握了这般技艺,才能够对自己的根——读者做出最高的回报。

从今向前看,下一个十年会怎样?我们期望,这本刊物更加枝繁叶茂,更彰显个性,更具有魅人的深邃与意蕴。这是我们要殚精竭力去做的事业。为读者采撷精神花朵而不辞劳瘁,这正是绿叶对于根的最深的情意!

(原载《中外文摘》2005年第1期)

心灵约会:期刊生

命力、亲和力所在

我童稚时就爱翻阅期刊中的有趣画面,现年逾八旬,仍读刊不断。所以乐与期刊为友,天长日久,是因为每读到自己心爱的期刊并与它融合到一起后,都沉浸于其中智慧洋溢、景色万千的神奇世界里,耽于其境界,汲取其价值,鉴赏其文图,咂摸其情趣,甚至几乎触摸到它的脉动与热度。这已不是读一本刊物,而是心驰神往会挚友了。此等美好的阅读享受,让我欲罢不能。可惜刊物幅度有限,好在连续出版,便只能看完一期再眼巴巴期盼下一期了。

期刊与读者间建立的不是教科书那种必读关系,不是一次消费的萍水之逢,也不是不经意间的邂逅,而应是如上所说:在读者期盼中,如期而至的“心灵约会”关系。“心灵约会”是期刊展现生命力、亲和力的活跃平台,是期刊独具的媒体优势。

优秀期刊人,必然是既娴于调度版面又善于谋合读者,是让读者走心的高手。在“心灵约会”的平台上,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创造力、组织力、说服力,特别是亲和力:或与你意气相投地促膝探究人生宏旨,共歌人生主旋律;或与你牵手共游瑰丽的人类艺术殿堂,流连于维纳斯身旁;或给你心灵开放一扇扇窗,射进阳光,让你洞悉身边的事物,特别是那些未知的、模糊的事物;或为你营造心灵的温床,让你远离喧嚣,心灵获得宁静、栖息......这样挚友般的,甚至天使般的“心灵约会”,让你心中莫逆之情油然而生,怎能不亲近你、焐热你、征服你。

前人历两三百年打造期刊这一媒体奇葩,正藉了“心灵约会”这样的媒体优势,繁盛发展,占领了媒体疆域里的一隅高地。

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新技术不断引发媒体核爆的今天,“心灵约会”这样的传统媒体优势还能保持和发扬么?这是个需要我们从头学习、转变观念与技能、大胆实践与开拓的新课题。我至今还是个新技术盲,但不妨在一知半解基础上做些放想:倘能打通网络传播所特有的时空关系、主客体关系、个性化、精准化、终端多元化以及语言转换、语言建构等一系列环节,贯通一体,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造期刊,特别是再造“心灵约会”的网络时代新精彩,那将是一番多么诱人的媒体景象!我们已经有了“互联网+”这个大思路,期刊人正循着“互联网+期刊”的方向努力着,倘在我们头脑中再具化为“互联网+心灵约会”,或许更有助于我们把握明日期刊的命脉。

作者简介

张伯海,生于1932年,祖籍山东掖县。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6~1976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课。1976年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文学编辑室,参加1981年版《鲁迅全集》编注工作。1978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1983年任副总编辑。1987~1994年任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1991年至1997年任新闻出版署党组成员,1995~1998年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1992年起,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会长,2007年卸任。2007~2018年任中国期刊协会顾问。著有《期刊思考录》,主编《中国期刊年鉴》等。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来源:老孙的科学大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