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倒的韩国围棋巅峰对决 申真谞第11次决赛降服朴廷桓加冕名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8:10 1

摘要:“朴廷桓32岁,每天8小时训练,却连申真谞一局都啃不下——这画面像极了我加班到深夜,第二天还是被AI一键优化掉。”

“朴廷桓32岁,每天8小时训练,却连申真谞一局都啃不下——这画面像极了我加班到深夜,第二天还是被AI一键优化掉。”

9月25日,韩国名人战决赛第二局只下了167手,朴廷桓就按下认输键。

直播间弹幕齐刷刷飘过“心疼老朴”,可没人真意外:过去三年,申真谞对韩国棋手51胜5负,胜率91%,比AlphaGo当年刷分还稳。

更扎心的是,这五场败仗里,四盘是半目惜败,换句话说,他连“翻车”都控制在安全区间。

把镜头拉近到棋盘,第二盘黑19“长”一出,韩国解说直接叹气:“这手一出,胜率掉20个点。”职业群里有人贴图:申真谞白22二路点、26挖、30碰,三招全是AI一选。

朴廷桓不是没看见,是算路根本追不上——就像普通人做高考卷,对面坐着个自带打印机的机器人,你刚读完题,人家连草稿纸都回收了。

有人翻出旧账:2020年之前,朴廷桓对申真谞决赛7连胜,风水轮流转,如今倒输11次。

最惨的不是连败,而是内容越来越“一面倒”。

三星杯、GS杯、KBS杯,名字不同,剧情复制:前半盘僵持,后半盘突然“断电”,一次是失误,十次就是代差。

网友调侃“宇文成都遇李元霸”,其实李元霸还给宇文成都留过全尸,申真谞连块遮羞布都不递。

奖金榜更直观。

今年申真谞已揽7000万韩元名人奖+1.7亿韩元GS杯+8000万韩元KBS杯,合计3.2亿韩元(约170万人民币)。

朴廷桓同期颗粒无收,靠联赛对局费硬撑。

围棋联赛出场费一局250万韩元,扣掉税和交通,真不如去教院开直播。

努力与回报倒挂,是竞技体育最冰冷的笑话。

中国棋迷别急着吃瓜。

柯洁、丁浩、辜梓豪三人今年对小申总战绩6胜14负,胜率30%,看似比朴廷桓体面,可细看内容同样骨感:六场胜利里,五盘是申真谞中盘优势下“浪”出来的,唯一完败是烂柯杯丁浩半目逆转。

换句话说,中国棋手想赢,得等小申“打盹”,而不是靠硬实力碾压。

更麻烦的是,2003-2008年出生的中国小将,对小申0胜。

等柯洁这批人状态下滑,30%的遮羞布都可能被抽走。

那申真谞会统治多久?

翻数据找答案:他今年平均每盘只下168手,比2021年少了30手,说明杀招越来越前置。

体能方面,他一天两练,上午AI复盘、下午健身,体脂常年8%,没有“中年危机”迹象。

韩国棋院内部预测,只要手伤不爆雷,巅峰至少延续到30岁。

按这个节奏,未来四年世界大赛八冠里,他拿五冠是保守估计。

对观众来说,比赛失去悬念是最大痛点;对同行来说,训练意义被稀释——再努力也打不过,那还练什么?

韩国年轻棋手已出现“申真谞PTSD”:联赛碰到他直接放弃研究,把精力拿去拼别人。

长期如此,整体水平会被拖成“一人拉高、集体躺平”的畸形生态。

中国棋院也头疼,围甲外援政策因此微调:每家只能请一名韩国外援,且必须打满一半台次,目的就是“逼”国内小将提前撞墙,免得决赛圈集体当背景板。

最现实的对策,只剩“抱团拆招”。

中国、日本、韩国后浪们把AI拆分为“公共库”和“私研库”,前者共享,后者各藏飞刀,可惜申真谞本身就是AI团队股东,私研库深度领先半个身位。

除非出现新一代开源模型,棋力再涨200分,否则“人类联队”依旧尴尬。

所以,下次看到决赛名单又是申真谞VS某某,别急着骂无聊——这很可能是围棋进入“单极时代”的常态。

朴廷桓的今天,也许就是所有人的明天。

想打破剧本,只能指望某个00后一夜顿悟,或者AI再送一次“公开外挂”。

在那之前,围观群众能做的,只剩把掌声省下来,为失败方递上一句:

“别灰心,你输给的不是人类,是提前抵达的未来。”

来源:秃子聊篮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