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一听到“癌症”,第一反应是害怕,觉得这病一旦得上,就是“判了死刑”。有些人甚至会担心,癌症会不会像感冒一样传染?
很多人一听到“癌症”,第一反应是害怕,觉得这病一旦得上,就是“判了死刑”。有些人甚至会担心,癌症会不会像感冒一样传染?
家里人得了癌症,是不是吃饭、睡觉、住一块儿也会被“沾上”?说到底,大家心里最怕的就是一句话:“癌症会不会传染?”
说清楚这个问题,咱得分清楚:癌症本身不会直接传染,不像感冒、流感那样通过咳嗽、打喷嚏就“飞”给别人。
但有些病毒,却真的会通过亲密接触、血液传播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而这些病毒,时间一久、环境一合适,是有可能诱发癌症的。
也就是说,癌症不传染,但某些“致癌病毒”会传染。这些病毒,就像“幕后黑手”,平时躲在身体里不声不响,等到抵抗力一差、生活习惯一乱,就可能“搞事情”。
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些需要留心的病毒。
宫颈癌的“罪魁祸首”:HPV病毒
HPV,全名叫人乳头瘤病毒,听着陌生,其实它的危害非常广泛。尤其是高危型的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这个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夫妻之间、伴侣之间都有可能互相感染。很多女性感染了HPV,自己却一点感觉没有,等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
HPV病毒并不罕见,大多数女性一生中可能都会感染一次,只是有的能靠自身免疫力清除,有的则悄悄潜伏下来,慢慢“作怪”。
除了宫颈癌,HPV还可能导致肛门癌、口咽癌等。男性也可能感染HPV,只是发病率较低。
肝癌的“隐形杀手”: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
咱们国家的肝癌发病率一直偏高,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最常见的致癌元凶。
尤其是乙肝,很多人是从小就感染,成年后肝脏慢性发炎、纤维化,最后走到肝硬化、肝癌这一步。
这两个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针具,有时母婴之间也会传播。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在体内潜伏几十年,悄无声息地损害肝脏。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健康,体检一查,肝功能已经出了问题。所以说,家里有乙肝或丙肝患者的,一定要分开使用牙具、刮胡刀,避免共用注射器具,更不能无保护措施地献血、针灸。
胃癌的“幕后推手”:幽门螺杆菌
你是不是经常胃胀、反酸、烧心?很多人一开始不当回事,结果一查,竟然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听着奇怪,其实是一种细菌,可以住在人的胃黏膜上,专门“折磨”胃。
幽门螺杆菌不仅让人胃不舒服,还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尤其是长年胃炎、胃溃疡的人,更要警惕。
这种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家人共用餐具、筷子、饭碗,尤其是大人嚼食喂孩子,都可能把幽门螺杆菌传来传去。所以,老人常说“筷子别乱用”,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全家人最好都去检查。饭前饭后洗手、分餐吃饭、使用公筷,是最基本的防护。
鼻咽癌的“潜伏敌人”:EB病毒
鼻咽癌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很多人不理解,怎么鼻子后面也会得癌?其实,鼻咽癌的发生,和一种叫EB病毒(Epstein-Barr病毒)密切相关。
这个病毒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就可能感染,表现像感冒或者“单核细胞增多症”。大部分人感染后没事,但有一小部分人,体内病毒长期存在,被诱发成癌。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共用水杯、亲吻、飞沫等。虽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身体长期疲劳、熬夜、营养不良等,也可能让病毒“趁虚而入”。
所以中老年人要增强免疫力,少熬夜、吃得清淡,多吃像黄豆、山药、银耳这样的滋补食物,别让病毒有机可乘。
白血病的“隐形感染”:HTLV-1病毒
这个病毒听起来陌生,名字叫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是第一种被发现和白血病有关的病毒。它主要通过母婴哺乳、性接触、输血等传播方式传染。
虽然在我国不算高发,但在某些地区还是要注意的。这个病毒感染后,往往很长时间才表现出症状,而且一旦发病,后果严重。
平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接触,输血要通过正规医院,避免使用来历不明的血制品,是最基本的防护。
预防致癌病毒,从日常做起
说到这儿,可能你心里还有点乱:这些病毒听起来挺吓人,咱普通人到底该怎么防?首先要知道,多数致癌病毒并不意味着“感染了就得癌”。
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比如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环节控制住,癌症的风险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比如说,针对乙肝病毒,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的关键。如果家里有乙肝携带者,其他家庭成员一定要打疫苗,定期做肝功能和病毒检查。
再比如HPV病毒,现在已经有疫苗,适龄女性可以选择接种,尤其是年轻女性,更要尽早接种高危型HPV疫苗,对预防宫颈癌有很大帮助。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呼气试验或者胃镜检查发现,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菌治疗。治疗期间要全家一起检查,别让“一个人得病,全家轮流被传染”。
生活中,不要共用牙具、剃须刀、餐具,尤其是在有伤口、溃疡的时候,更要注意避免接触别人的血液或唾液。
饮食方面,多吃像苦瓜、南瓜、紫甘蓝、胡萝卜这些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癌症风险。
作息也不能乱,长期熬夜、情绪压抑、抽烟喝酒,都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
保持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锻炼身体,比如早上快走半小时,傍晚散步20分钟,都是非常不错的方式。
结语:癌症不传染,但致癌病毒可防可控
癌症本身不传染,这是医学上早已明确的。但我们不能忽视,有些病毒确实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在某些条件下,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这就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定期体检,才能远离这些致癌病毒的侵扰。
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讲科学,心态要保持平和。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健康的底线,活得更久、更好、更有质量。愿每一位中老年朋友都能远离癌症,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3):后插1-后插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3.03.040.
[2] 杨爱军. 现行基层常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的效果研究[D]. 山东: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06.
[3] 姜莎莎,张亮,唐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胃功能及生存状况的关系[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5,17(7):1257-1260. DOI:10.3969/j.issn.1674-6929.2025.07.024.
来源:解小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