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花,又名“仙树”“花中月老”,清香绝尘,尤其在仲秋时节的夜静之时,桂花的香气随着秋风飘荡在空中,令人神清气爽。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中就留下了描述桂花的著名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桂花
桂花,又名“仙树”“花中月老”,清香绝尘,尤其在仲秋时节的夜静之时,桂花的香气随着秋风飘荡在空中,令人神清气爽。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灵隐寺》中就留下了描述桂花的著名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细解本草
桂花味辛、香,性温,归心、脾、肝、胃经。桂花喜欢在阳光充沛、气候温暖的地方生长,但也非常耐寒、耐高温,可见桂花具有很强的吸收阳气、自我调节的能力,且此能力与土气相通。中医的土分为阴土和阳土,阴土主要指脾,阳土主要指胃与大肠,桂花通土气,药性偏温,故可以暖脾胃、散土中寒气而止痛。桂花的香气具有清浓相合的特点,清代表花香以清淡为主,浓代表花香传播力很强,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此特点可以起到醒胃、辟浊的作用。
本草功效
《本草汇言》中记载桂花:“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之药也……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诸冷病,蒸热布裹熨之。”《随息居饮食谱》中称桂花:“辟臭,醒胃,化痰。”痰属于偏阴的邪气,而且性质黏稠,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桂花可以温中化痰,通过其辛、香之气推动被痰饮阻滞的气血,恢复经络的通畅。桂花除了花可以入药以外,其果实及根部均可入药,其果可以暖胃、平肝、散寒,多用于虚寒胃痛;其根可以祛风除湿、散寒,多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
活用本草
桂花药性偏温,对于温热、湿热的情况不宜使用。目前桂花分为四大品系:四季桂、丹桂、金桂、银桂,不同品种在使用上亦有区别,一般四季桂、银桂多用于做桂花茶、糕点及烹饪菜肴,金桂多用于酿制桂花酒,丹桂多作为香料及观赏用。
桂花冰糖蜜莲藕【材料】莲藕1节,糯米50克,大枣10个,红糖30克,冰糖30克,干桂花30~50克。【做法】糯米洗净,加水浸泡3~4小时,泡好后沥干备用;莲藕洗净去皮,莲藕从粗的一端约两个横指处切开,切出来的藕段留着备用;把浸泡好的糯米用筷子填入各个藕孔,让糯米塞实藕孔,然后把刚才切下来的藕段当作盖子,放回原处,用牙签固定住;将藕放入高压锅内,加入水超过藕身两个手指节,盖上盖子,大火煮开,中小火焖煮30~40分钟;开锅后把大枣、红糖、冰糖、桂花均加入其中,再盖上盖子,大火上气后煮25分钟关火,让高压锅静置,放气后开锅,用中火收汁,若藕身露出汤汁,要用汤勺不停舀汤汁浇到藕身上;收汁至浓稠后关火,将藕捞出,放凉后切片、上盘,食用时淋上汤汁。【功效】此方具有温中暖胃、散寒止痛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桂花酒【材料】新鲜金桂50克,冰糖粉50克,35度以上的高粱酒500毫升。【做法】将桂花洗至无泥沙,放置阴凉通风处阴干;将桂花、冰糖粉放入密封罐中,搅拌均匀,盖上盖子,放到干爽、阴凉处发酵2~3天;倒入高粱酒,加盖密封3个月即可饮用。【功效】此酒具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不宜服。
来源 人卫健康公众号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莱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