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节讲到汪精卫开始进入国民政府的权力中枢,准备大展拳脚去实现理想。但人性的弱点也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汪精卫不好色也不贪财,要问男人最痴迷什么?就是那不受约束的权力,历史上那些枭雄无不为此奋斗终身,比如早期志在匡扶汉室的曹操,也是在权力的熏陶下一步步黑化。
上一节讲到汪精卫开始进入国民政府的权力中枢,准备大展拳脚去实现理想。但人性的弱点也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汪精卫不好色也不贪财,要问男人最痴迷什么?就是那不受约束的权力,历史上那些枭雄无不为此奋斗终身,比如早期志在匡扶汉室的曹操,也是在权力的熏陶下一步步黑化。
进入20世纪20年代之后,世界共产运动蓬勃兴起,共产主义思想也在中国广泛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也于1921年成立,孙中山在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并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的政治生态也在酝酿着更大的变数,社会各界怀着不同的理想和目的。再以个体的形式去参与社会的斗争已经不现实了,革命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而这场游戏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你死我活,恢复到大一统的路径上来。
这段时期的汪精卫非常的活跃,小心地隐藏着他的野心,广泛地联系社会各阶层的人士,频繁在公开场合将国民党改组与唤起民众彻底打倒帝国主义称之为中国革命的两条光明大路,熟练掌握了社会动员与建构意识形态的方法与技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选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后,以国民党左派领袖自居,到处演讲宣传他的思想,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其实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达到那个权力之巅而进行的表演。以汪精卫、胡汉民等为首的国民党元老,从内心是极度反共的,这也在后来的“七一五“事变中得到了验证。不是他突然叛变革命,而是从来就没有真正想过联共,即便是有也只是赢得共产国际的支持罢了。
不过汪精卫毕竟是一介书生,还不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尤其是在民国初期的那样一个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谁会把承诺当回事呢?最终还是要靠军事主导权来解决问题,这一点在蒋介石身上就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汪精卫为啥作为同盟会元老依然斗不过蒋介石的重要原因之一。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依靠黄埔系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解除工人武装,通过打击中共力量降低了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的声誉,作为领袖也无所作为,让他的联共的假戏暂时演不下去了。只有灰溜溜地辞去全部职务,跑到法国去休养生息了。
这个时候的蒋介石羽翼还不算丰满,却暴露出了极大的独裁野心。国民党内部包括共产国际都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趋势蔓延下去直到无法控制。而当时汪精卫就是最好的制衡力量,于是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迎汪复职”运动,这场运动先后波及到了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部,各军党员代表大会、各界群众大会和湖北省总工会、武昌学生联合会等各种民众团体。一些社论文章甚至将其赞誉为今之完人和党圣人。到了1927年国民党内部呈现分裂之势。蒋介石原来担任的中常委主席、军委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三项重要职务被取消,只保留了中执会常务委员、军委会主席团成员和中政会委员三项职务。而身在法国的汪精卫却当选为中常委委员、国民政府常委委员、中政会委员、军委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央组织部长等五项要职。
流落海外的汪精卫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于是兴匆匆地从法国回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与国民政府委员组织临时联席会议的驻地武汉,准备继续他未竟之事业。但这次他又落空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以“清党”为名,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并于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武汉政府为非法政权。这次包括胡汉民、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大佬都选择站队南京政府,这让汪精卫有点措手不及。因为他是坐火车从苏联回的国,途径莫斯科时斯大林还专门接见了他,估计双方都有承诺,苏联援助贷款,而武汉政府要亲俄亲共,回国后还与陈独秀一起联名发表了《国共两党领袖汪兆铭、陈独秀联合宣言》。你看礼都收了,办不成事多恼火?当矛盾到了无法调和之后,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撕破脸了。于是双方开始互相攻击对方破环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到此为止。
世事无常,内外交困的汪精卫等到了一个好消息,由于北伐失败的蒋介石在1927年8月下野,南京政府落入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军人手里,那时候的胡汉民早被蒋介石软禁了,一时群龙无首。于是李宗仁等很快致电武汉方面,邀请武汉中央迁至南京。汪精卫看到电报后自然是大喜过望,于8月17日,召开会议决定迁都南京,并在会上热情洋溢地表示,大家要万众一心,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为中心,不要再出现军阀把持政权的情况,若出现大家也一定要共同将之铲除。9月正式迁都南京,史称“宁汉合流“。事实再次证明军事比政治来得更直接,这边汪精卫的屁股还没坐热,那边蒋介石依靠黄埔军校和第一军等嫡系部队,很快恢复了军事最高权力,再逐步分化了各地方势力。尽管张发奎、黄琪翔等11月发动了广州事变拥立汪精卫,但很快就被镇压下来了。这个时候的汪精卫一定在想,为啥我就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呢?几年前远在欧洲的落榜美术生也是依靠冲锋队发动了啤酒馆暴动,他现在都已经是纳粹党的主席了。他在法国难道不清楚吗?现在知道有什么用呢?没有枪杆子,他又只有带着陈璧君回法国去蛰伏去了。
汪精卫虽然人去了法国,但一直留恋国内的权力。通过种种行为来体现他依然有话语权。1929年回国后,他就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监委员联席会议的名义发布命令,对各路护党救国军发出委任状和番号。听不听是另外的事,发布命令是他作为领袖的权力。
马上就有一件彻底改变汪精卫命运的大事要发生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诬陷中国军队所为,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九一八“事变。汪精卫的质变就要开始了。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