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自利!朱立伦一意孤行搅乱国民党,柯文哲自以为是羞辱侯友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8:32 1

摘要:最近非常多蓝营的现在看“蓝白合”是没什么前景,所谓没有前景大概分三个方向来谈,柯文哲只是想用“蓝白合”作为一个政治舞台来夺取他个人的政治资本。第二个,“蓝白合”从9月一直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结论,两个月已经过去了,他们不相信在短短的五六天以内就能谈出一个结果,

算盘声里的江湖

文︱张友骅

最近非常多蓝营的现在看“蓝白合”是没什么前景,所谓没有前景大概分三个方向来谈,柯文哲只是想用“蓝白合”作为一个政治舞台来夺取他个人的政治资本。第二个,“蓝白合”从9月一直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结论,两个月已经过去了,他们不相信在短短的五六天以内就能谈出一个结果,所以他们对朱立伦是怨言很多。第三个,九成国民党的党员把“中央党部”电话打爆,就是说不想再跟柯文哲谈,纵要战也光荣的战到底,而不是这种拖拖拉拉,求爷爷告奶奶非要在一起。

电话那头一直嘟嘟嘟地忙音,谁的手指还在拨算盘?一场被叫成“合作”的局,桌上每个人都笑,但都攥着牌不肯亮。五天够不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愿意先低头。

先说朱立伦。他不是没听过骂声,外面像锅一样滚,里面却还是那套节奏:先按自己的路数往前踩,出事了再回头补一句“抱歉”。这人城府深,礼貌周到,却常常只相信自己的算法。你看九月一路聊到十一月,时间像河水一样哗啦啦过去,最后他还是让自己站在风口上,风一吹,头发都向后打,面子上要端着,心里也知道再拖下去会炸。

蓝营的老朋友们真有火气。我认识的一位屏东来的阿姨,烫着卷发,手里攥着一张褪色的党证,站在党部门口,嘴里嘟囔:“要战就战,给个痛快。”你说她讲得有没有道理?从九月一直拖,拖到大家开始怀疑,这到底是要谈婚事,还是在消费彼此。

话头扯回来。朱立伦,被骂“会算”,他自己也不避讳这一点。他当年弄“换人”的那一手,很多人至今一提就摇头,觉得伤感情。王金平这种在议场里打滚半辈子的老手,在他这儿成了可被腾挪的棋子,前脚稳住,后脚就换招,来来回回不止一次。有人说他厉害,也有人说他薄情。厉害,是因他总有第二方案;薄情,是因他把人当数字,数字能加减,感情很难。

洪秀柱,风风火火一个女中丈夫,那一仗摔得不轻。马英九,外头看着斯文清冷,也吃了几回暗亏。到了今年,轮到了侯友宜、郭台铭,前后叫了五个名字过牌桌,这手法放到历史里,像不像另一个版本的商人政治?他手里那把算盘,一珠一拨,拨的是活人的喜怒哀乐。可是这些年,盘子越算越小,曾经的庙会现在只剩一个摊子,还要端着笑脸跟隔壁小摊凑一桌。

有人喜欢把他跟吕不韦相提并论。都是做买卖的,都是会打算盘。可差别很要命:吕不韦把人卖来卖去,最后托起一个帝国;朱立伦把人换来换去,眼睁睁看着一个大党瘦成了影子。你说他没野心吗?有。他也许真的想做开国股东,哪怕帝国姓柯,他也认。问题是,面前这位“新君”,到底是嬴政,还是一个只会开直播的网红?这就难说了。

说到柯文哲,这位医生出身的政治素人,最擅长把复杂变成口号。他有股少年气,也有股冷面劲儿。你看那几场公开讲话,动不动就拿对方开涮,既像玩笑,又像宣判,话里有根针。他断言自己最能赢,那口气听着像大夫把脉:“你的脉弱,我来不就好了吗?”侯友宜被点名,面子上自然挂不住。奇怪的是,他身边的人反倒乐在其中,好像有人给他们家的小伙子点了武功秘诀。

电视上有天播到柯妈妈,笑眯眯夸儿子,说得云里雾里,温柔又自信。母亲夸儿子,这本来是天经地义,可到了政治场上,容易变成一种“加持”。这种“造神”的戏码,台湾看多了:媒体一起捧,民调一齐转,几个关键外部人士点头,台上人就光芒四射。有人说华府某位要角也给了正面讯号,还揣测蔡英文与民调、媒体间的默契让局势倾向白色那边。至于有没有剧本,谁写的剧本,外人不知。但有些台词,真像是对过的。

这边朱立伦拿着那本“剧本”,把侯友宜推向边缘,说好听是“战略配合”,难听了就是“拿你做筹码”。侯可以不要接吗?当然可以。他不是没人撑腰的小孩,背后有几十年的警界历练,有基层熟悉的那套人情。他年轻时蹲在案发现场,闻过血味,知道真刀真枪是什么感觉。说真的,嘴上功夫,医生更灵;扛事的体力,警察不一定差。你要说谁更适合坐那把椅子,老百姓心里各有秤。看似粗犷的人,往往在苦日子里学会了细。那些凌晨的电话、被害者家属的哭,能把人的心磨得柔软。

九月底开始,围绕“合不合”的来来往往,像一出要命的肥皂剧:今天传那个人要见面,明天又说改期。有一回传闻晚间密约,到了夜里灯黑了,才知道不过是烟火。柯的团队时冷时热,一会儿笑脸,一会儿撇嘴。他们精着呢,见风使舵是本能。风向不利时,立刻去找新伙伴,三角稳过二人转。这种身段,说是灵活也好,说是现实也罢,总之目标只有一个:赢。赢不了,谁都不搭理。

我们常说,政治是人情世故的放大镜。朱立伦的毛病是算得太清楚,清楚到忘了人心最怕被轻看。柯文哲的毛病是赢得太着急,急到不在意把话说得太满。侯友宜的毛病,是脸皮太厚还是太薄?厚在挨骂也不回,薄在要紧时刻迟迟不开枪。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坐大位,总要有那么一次——拦车断路,扛着骂名也不退。古人有长坂坡,今人也要有一声吼。不是为了英雄叙事,而是让人知道你不被摆布。

有时候,我会想到党部深夜的灯。窗里是几个人,端着冷掉的咖啡,反复打电话,反复说“再等等”。窗外是打不通的民众,一个个力气用尽的叹气。我们这一代人对政治的厌倦,常常就生在这种“拖”。拖到最后,好好的一碗热面,成了面汤。

再说回那把算盘。算盘不是坏东西,做买卖要算计;可人一旦把算盘当成自己心跳,就麻烦了。你瞧,朱立伦的手艺,卖来卖去,卖出了一个局面——大党要看小党的脸色。也许他心里自得:你看我各方能打通,左右能折冲。但时间会回答另一道更狠的题:你把人都卖完了,谁还在你身边?

故事写到这儿,还没完。因为五天过去,可能什么都没变,也可能一切都翻了。有人说,最后会以一种你我都没想到的方式收场。也有人说,根本没有“收场”,只有下一幕。谁是谁的毒酒,谁是谁的解药,谁又愿意把嘴里的那口苦咽下去?我们不急着下定论。就像夜里风一阵一阵吹过来,你总得等到天亮,才知道把旗插在哪边合适。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