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上海国际教育家长群聊得最热的,就是光华启迪潘海圆校长离职的消息。作为沪上A Level领域的头部学校,光华启迪一直以“个人学校”模式深受关注,近几年升学成绩也相当亮眼。如今核心管理人员变动,加上“校区关闭”“欠薪”等传言四起,不少家长心里直打鼓:这波变
这两天,上海国际教育家长群聊得最热的,就是光华启迪潘海圆校长离职的消息。作为沪上A Level领域的头部学校,光华启迪一直以“个人学校”模式深受关注,近几年升学成绩也相当亮眼。如今核心管理人员变动,加上“校区关闭”“欠薪”等传言四起,不少家长心里直打鼓:这波变动,会不会影响到自家孩子的学习?
01 事件起底——一场人事变动引发的舆论风波
近日,上海国际教育圈被一则消息激起涟漪。9月17日,淀山湖校区行政校长潘海圆女士正式向光华启迪提交离职申请。尽管校方在次日(9月18日)即发布《致光华启迪全体家长及学生的一封信》,明确表示“此次调整属正常的人事变动”,并承诺教学、管理与财务一切正常,但这一变动仍在家长群体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小红书截图
作为光华启迪淀山湖校区的核心管理人员,潘海圆校长的离职之所以牵动人心,源于她本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光华启迪官网截图
近年来,光华启迪能够迅速崛起为上海A Level领域的头部品牌之一,与其教学团队打造的“个人学校”理念落地密切相关,而潘校长在其间的领导与贡献有目共睹。也因此,她的离开自然引发部分家长对教学连续性、管理稳定性乃至校区运营前景的担忧。
几乎与此同时,网络出现“淀山湖校区即将关闭”“学校拖欠员工薪酬”等传言,进一步放大舆论焦虑。尽管校方在公开信中明确指其为“恶意捏造”,并表示将“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但谣言的传播本身也反映出国际学校在高敏感人事变动时期面临的信任挑战。
此外,真正让此事超越简单人事变动的,是潘校长离职后的去向传闻——她极有可能加盟浦华曜ONE,与该校的招生部主任张梁默、学术校长郎筱煜等“光华启迪创校原班人马”实现合体。这一猜想瞬间点燃了市场,因为浦华曜ONE从诞生之初就与光华启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浦华曜ONE公众号截图
浦华曜ONE的创校团队正是当年亲手将光华启迪从0到1做起来的核心管理层,其“个人学校”、一人一课表、小班制、责任导师制的模式与启迪如出一辙。在浦华曜ONE 9月18日发布的2026预录取考试报名简章中可以看到其招生和学费信息:
浦华曜ONE公众号截图
02 “个人学校”模式,还值得信赖吗?
光华启迪成立于2014年,目前有杨浦校区和淀山湖校区。作为光华教育集团旗下聚焦国际课程教育的特色品牌,其最大亮点在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践“个人学校”教育理念。所谓“个人学校”,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小型学校”,而是指为每位学生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和成长路径,本质上是一种“一生一策”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理念源于纽约教育局在2009 年提出的“School of One”——个人学校的教育理念。
与传统国际高中批量授课、统一进度不同,光华启迪强调根据学生的学术基础、兴趣方向与升学目标,为其配置专属的课程顾问、学术导师和升学指导,并灵活安排A Level课程的学习节奏与考试时间。这种模式旨在打破“一刀切”的教育局限,尤其适合学术能力突出或有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学生。
近年来,光华启迪在升学成果上表现抢眼,尤其在牛津、剑桥等英国G5名校的录取中屡有斩获,使其迅速跻身上海A-Level领域的第一梯队。根据官网发布的2025届预录取概要,2025届190余位毕业生拿到了307份英国G5大学Offer,包括10枚剑桥和2枚牛津,此外,学校还收获了一枚藤校Offer——康奈尔大学。
除了出色的升学成果,学校的A Level大考成绩也表现不俗:
但“个人学校”模式给光华启迪带来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高度定制意味着高度依赖稳定的师资和成熟的管理流程。一旦核心团队有人事震荡,家长就容易担心:原来承诺的“专属规划”还能不能落实?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潘校离职,会触发这么多家长的敏感神经。说到底,光华启迪不仅是一所学校,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的代表。它的运营稳定性,也影响着家长对“个性化国际教育”这条赛道的信心。
03 家长该怎么办?关键三步稳住心态
面对国际学校人事变动,家长容易慌,但我们建议先做这三件事:
首先,沟通优先,直接问学校
别光在群里猜。积极参加家长会,直接问学校:接任的管理人是谁?我孩子的学习规划会不会调整?谁对接? 要具体到人和时间点。
第二,观察孩子,信任真实反馈
孩子如果觉得上课没变化、导师依然负责,那说明教学底层没大动。孩子的感受比任何传言都真实。
第三,对比评估,不盲目转校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去了解其他学校(如浦华曜ONE),但别只看“背景故事”,重点对比:师资是否稳定、课程是否清晰、往届升学有没有实绩。转学成本不低,理性决策很重要。
总体而言,学校人事变动是商业常态,但孩子的教育耽误不起。不必忠诚于某一位校长或某一个品牌,但要忠诚于孩子的成长节奏。 保持沟通,冷静判断,才是应对风波最好的方式。
作者丨Andy
来源:顶思Top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