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玉兰西街校区举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建设“初心芽”计划第六期“信仰·传承·践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宣讲活动。来自不同学段的师生齐聚一堂,用歌声、宣讲、舞蹈传递爱国情怀,让红色基
9月25日,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玉兰西街校区举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建设“初心芽”计划第六期“信仰·传承·践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宣讲活动。来自不同学段的师生齐聚一堂,用歌声、宣讲、舞蹈传递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代代相传。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昂同志率先发言,她围绕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的重要意义展开阐述,既点明了思政教育贯通不同学段的必要性,也为本次活动的推进指明了方向;紧接着,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玉兰西街校区副校长孙海姣结合中小学思政教育实践,分享学校在红色教育、爱国情怀培养中的探索与成果,让现场师生感受到基层教育者的担当与用心。
作为活动的核心环节,理论宣讲板块汇聚了本科生、博士生、“红领巾” 讲解员等不同群体,他们用不同视角、不同风格,讲述着祖国的光辉历程与时代新貌。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代表平雯文等同学带来的《烽火长歌》,带领大家重温烽火连天的岁月,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在深情讲述中愈发鲜活,让在场观众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025 级博士研究生崔克兵则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源与流》为主题,挖掘国歌背后的故事 —— 从创作背景到每一个音符承载的民族力量,他的分享让大家对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的呐喊有更深刻的理解,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激荡。
来自新乡市 “红领巾” 巡讲团的小小讲解员们,更是用童趣与活力点亮宣讲环节。王紫骞同学的《拆盲盒,见国潮》别出心裁,从身边的 “国潮盲盒” 切入,展现国潮文化在少年心中的生动模样;张家珲同学化身 “小导游”,在《小导游说楼村》中带领大家走进乡村,感受基层发展的蓬勃活力;周佳莹同学的《千年古韵传新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跃然眼前;陈懿果同学则从 “老味道” 入手,在《老味道的新传奇》中,用舌尖上的传承讲述祖国的发展变迁。四位小宣讲员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真挚,让现场观众看到了新时代少年对祖国的认知与热爱。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里……”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玉兰西街校区“追光之家” 的同学们唱响《如愿》。歌声中,大家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祈愿未来如心所愿。
一个多小时的活动虽短,但动人的宣讲、精彩的表演已在师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此次 “祖国在我心中” 实践推进活动,不仅是郑州+实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更让不同学段的学子在互动中加深了对祖国的认知,凝聚了爱国力量。未来,这份 “祖国在我心中” 的信念,必将激励更多学子奋勇前行,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