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示丨来宾市滨江小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7 09:00 1

摘要:秀美山水育英才,文明新风润校园。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西36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被认定命名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为充分展示广西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文明广西推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示”专栏,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广西36所文明校园。

秀美山水育英才,文明新风润校园。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西36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被认定命名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为充分展示广西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文明广西推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风采展示”专栏,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广西36所文明校园。

来宾市滨江小学

来宾市滨江小学创建于2017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9.32亩,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619人,教师193人。建校以来,学校以“花文化 美教育”为教育特色,以“花文化”涵养文明之花,以文明之美成就师生成长之美。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足球学校等国家级荣誉4项;获省级荣誉若干项;教师获省级奖项212人次,市级338人次;学生参加球类和科技创新比赛获国家级奖项7人次,省级奖项12人次,市级42人次。

思想铸魂,

提高信仰“内驱力”,喇叭花吹响冲锋号

坚持“滨小娃,红色娃”的初心使命,通过“三个聚焦”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一是聚焦理想信念的培养。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开设红色系列课程,建成再现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等13个红军长征重要战斗场景。学生在这里诵红色诗词、讲红色故事、演红色经典,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红军长征线路布景接待了校内外观摩将近2万人,来宾市融媒体中心做了报道,还有幸被学习强国平台刊登。 二是聚焦课程育人。道法课时开足,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激活,德育无处不在。开设了牡丹银行、红色课程、国旗在心中、开笔礼、滨小礼仪等15个德育校本课程。 三是文明习惯养成。每学期第一周学习《滨小礼仪》,新生入学两周为习惯养成周,开展“牡丹奖章”文明评比,通过滨小之声广播站等宣传文明。

红军长征路景观展示

入队仪式活动

勤政廉洁,

增强班子“领导力”,清莲花开香溢远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再次收看直播原原本本学,专家解读系统深入学,学习强国、“三会一课”、党日活动融会贯通学。形成了“党建+”矩阵,学校教育教学在哪里发力,党建就在哪里“加油”。找准发力点,各项工作至少安排一名学校领导作为种子带动引领。打造了一支思想过硬、执行力强、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学校培养出6个校级领导和21个中层干部。

清廉基地悟清廉是学校领导班子清廉教育的必修课。师生通过走清正路、诵清廉诗、品清廉画、赏传廉亭、过清风桥,让心灵得到洗礼,清廉教育入眼入脑入心。

党建活动

党员老师带领大队委参加学雷锋活动

德艺双馨,

提升教师“感化力”,杏坛花开红艳艳

通过“五驱并进”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教师感化力。 一是建章立制。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二是榜样引领。学校公众号榜样教师引领做了112期。每年撰写教育故事,汇编成《花开有声》,人手一册。 三是阅读强根。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静心悦读。成立采薇书院,开展读书沙龙,分享阅读心得,推荐优秀教育书籍。 四是培训学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名校名师学习。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五是抱团成长。成立教师成长联盟,形成老中青成长共同体,以赛促教,以赛促长。在与乡镇、边境学校结对帮扶中实现双赢。

校级课赛活动

以花育人,

激活文化“化育力”,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校秉持“让花儿讴歌生命”的办学理念,以花养德、以花健体、以花促劳、以花怡情、以花育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像花儿一样幸福成长。首先是解锁花语。每一种花都有美好的寓意,了解校园里50多种花儿相关知识和花语,制作身份牌。其次是构建“花韵”课程体系。荣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来宾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三等奖3项。然后是打造班级文化。以班花文化为主题,设计班徽;选一首与花有关的歌曲为班歌;在班级种植园种菜养花,融合学科学习,融合五育教育。

开笔礼活动

规范和谐,

形成环境“聚合力”,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南北毗邻河堤公园和磨东公园,是公园里的花园学校,50多种花一年四季次第开放。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运动区、教学区和集会区相对独立。配备了音乐室、电脑室、录播室、仪器室等12个功能室。多媒体教室全覆盖,60个班全部安装希沃白板。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平安工作,校园安全保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校园巡逻等制度健全,人防、技防、物防落实到位。每天值日老师(安全员)、门卫保安、家长义工、公安巡警为师生上下学保驾护航。小小志愿者每天到学校周边开展环保活动。

融合发展,

发挥阵地“推动力”,花倚和风作态飞

学校不断夯实阵地建设,丰富活动载体,推动文明创建。 一是“三园”点亮品牌。芷兰园、小神农种植园、交通安全主题公园,让学校成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科书。 二是“两地”赋能成长。清廉基地如清风莲韵涵养师生品格,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让师生向美而行、向阳生长。 三是“两廊”如花绽放。“花开长廊”“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培养民族团结情怀。 四是“百卉坊”传承非遗文化。主打掐丝珐琅画,作品参加广西中小学创新特色实验室案例展示,成为展区的亮点,得到领导的高度赞誉,受到南宁广播电视台的采访报道和观众的热捧,被评为广西中小学创新特色实验室优秀案例。 五是“五度”体教巧融合。引进上海金月轮公司进驻管理。着力开展“体教融合”工作,创新“五度”融合发展新思路,建构了课堂教学、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三个课程板块,擦亮了我校“篮球”“足球”品牌。

厨艺大比拼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画作品

运动会开幕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