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卡脖子”大战:法国六代机项目正被中美在“水晶”前堵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7 09:27 1

摘要:路透社、《金融时报》等网站9月23日报道,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9月23日表态说,如果德法之间无法就“未来空战系统”(FCAS)达成合作,达索有能力独自研发一款新型战斗机,但这取决于法国政府;

路透社、《金融时报》等网站9月23日报道,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9月23日表态说,如果德法之间无法就“未来空战系统”(FCAS)达成合作,达索有能力独自研发一款新型战斗机,但这取决于法国政府;

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关于“独立研发第六代战斗机”的表态,反映了法国在尖端国防项目上寻求自主权的强烈意愿。

法国的底气在于:达索公司拥有从幻影系列到“阵风”战斗机70年独立研发的成功经验。但是,六代机涉及人工智能、无人机协同、战斗云的“系统之系统”,技术复杂度和集成度远超以往—哪怕是西方世界的老大美国,F-47只能出现在PPT中……

如果法国独立研发六代机,可以避免多国合作中复杂的决策流程(如法、德、西三方博弈),提升决策效率。 可是,法国在经济上将失去德国和西班牙的工业与财政分担,约1000亿欧元的巨额研发成本将完全由法国自行承担;

六代机不再是单一平台,而是一个包括有人战机、无人僚机、空天网络、云计算节点在内的庞大体系。这需要顶尖的人工智能、网络战、数据融合和高速通信技术。法国在部分领域有优势,但要独立构建整个生态系统,难度极高:法国人想对立完成吗?它连五代隐身战斗机是什么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呢?

人工智能与自主决策:空战AI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最优决策,这涉及最前沿的算法和算力。定向能武器:如机载激光武器,需要解决高功率、小型化和高效冷却问题。全向隐身与新材料:超越五代机的隐身能力,可能涉及更先进的复合材料、等离子隐身等技术。变循环发动机:为兼顾超音速巡航和亚音速效率,需要比美国GE和普惠公司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赛峰集团虽然强大,但独自追赶难度不小。人机接口:飞行员与无人僚机群的高效交互技术。

目前,法国通过“France 2030”等国家计划持续投资前沿科技,具备一定的国内支持基础。独立研发意味着几乎所有关键子系统都必须在本国或可完全信赖的伙伴国内解决。法国本土的产业链是否足够完整和强大,来支撑从芯片、软件到特殊材料的所有需求,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全球化背景下,完全“脱钩”的代价极高:达索集团也需要放弃欧洲144家供应商组成的庞大产业链,达索集团可能面临供应链瓶颈和时间延误—这是什么概念呢?看看阵风可怜的年产量就明白了:即使研发成功,仅靠法国空军的订单(可能只需100-200架)根本无法摊薄巨额成本。必须有巨大的出口市场。而届时,它将面临F-35(甚至美国的NGAD)和中国的歼-XX等产品的激烈竞争,市场前景不确定;

既然风险和成本如此之高,法国为何还在坚持威胁“单干”呢?其实,就是达索与空客(代表德、西利益)在项目核心部分(尤其是有人驾驶战斗机)的主导权上存在严重分歧:据报道,法方要求掌握约80%的研发工作量,这实质上意味着由达索主导;德国和西班牙肯定不同意!德西不可能放弃符合本国空军要求的六代机标准;

除了项目主导权,德法在具体技术方案上也有不同意见:法国因考虑航母起降需求,倾向于一款约15吨重的飞机;德国则希望拥有18吨级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完全不同的陆基和陆/海基通用的基础参数差异巨大,这肯定直接影响整体设计;

这并非法国首次在欧洲战机合作中坚持自主。上世纪,法国就因主导权问题退出欧洲“台风”战斗机项目,转而独立研制了“阵风”战斗机。

时至今日,已经为六代机设定了玻璃顶的中美会坐视法国成功吗?假设法国面临巨大经济外交,美国不但不会营救它的六代机项目反而会落井下石!

美国的目标是维护其全球军工霸主地位,并确保北约盟友的装备互操作性。它不会像对待中国那样“硬制裁”法国,而是采用更巧妙的方式:

美国可以限制其公司(如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洛克希德·马丁)向法国六代机项目出口关键部件,特别是涉及最尖端技术的芯片、红外传感器、雷达组件和发动机核心机技术;利用《国际武器贸易条例》阻止任何包含美国技术的产品或知识流向法国项目;

美国肯定会向北约内部施压,强调装备统一的重要性,暗示如果法国另起炉灶,会影响北约内部的协同作战能力;向购买法国战机的潜在客户国(如阿联酋、印度、埃及)施加压力,推销F-35,并暗示选择法国战机会影响与美国的关系;

此外,美国会加速其NGAD(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的进展,并提前向盟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展示和兜售,用更优越的性能、更成熟的体系和更诱人的合作条件,挖走法国项目的潜在欧洲合作伙伴(例如,如果德国或西班牙动摇),从而从根本上瓦解FCAS项目;

不过,如果美国对法国过度施压,会将其进一步推向战略自主,甚至可能促使法欧与中国等技术方进行有限合作,这反而违背了美国的战略利益;

中国已经实现了六代机试飞,肯定会保持这种技术优势10-20年,确保西方世界不敢轻易打断中国的发展和战略政策延续性。与此同时,中国与法国没有直接的军事同盟关系,但经济联系紧密。中国“制裁”法国航空工业的能力和动机都较弱,更可能是一种“反应性”和“战略性”的行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加工国,而高性能发动机、雷达、隐身材料都严重依赖稀土元素。如果中国对法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将直接打击其航空工业的根基。同样,中国在某些特殊合金、复合材料原材料方面也可能拥有优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如果空客公司(法国是其重要股东和参与者)因为法国政府的行为而受到牵连,中国可以威胁削减空客订单,转而大量采购波音飞机,从而通过经济压力影响法国政府和工业界的决策;

虽然,中法在顶级国防项目上直接合作的可能性极低,但中国可以释放出与法国在某些非核心但关键的领域(如材料科学、基础软件)进行合作的信号。这本身就会引发美国的警惕,从而让美国对法国的压力有所顾忌,相当于为法国提供了一个制衡美国的战略选项。

值得中国注意的是,中国与欧洲(包括法国)的关系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主动对法国实施严厉制裁,会破坏中欧关系,将欧洲彻底推向美国一边,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所以,中国的“制裁”更多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但是,涉及六代机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必须严格管控—国脉所系,与国家间关系无关。

来源:熊sty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