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憋屈不?老张媳妇昨天又为钱的事跟老张干了一架。老张刚花三千块请客户洗脚按摩,眼都不眨,转头儿子要交五百块课外辅导费,他竟拍桌子骂“败家”!这可不是电视剧,是我们小区真真切切发生的闹剧。
你说憋屈不?老张媳妇昨天又为钱的事跟老张干了一架。老张刚花三千块请客户洗脚按摩,眼都不眨,转头儿子要交五百块课外辅导费,他竟拍桌子骂“败家”!这可不是电视剧,是我们小区真真切切发生的闹剧。
生活中,这种“外头充大爷,家里当铁公鸡”的人还真不少见。你说他们图啥?今晚我们就扒开这层皮,看看里头藏的到底是啥心思。
对外人慷慨大方,对家人却吝啬小气的,往往是这3种人,很现实!
01:追求面子工程,忽视家人需求
这种人啊,活脱脱就像给外人织锦缎,给家人补破衫。你看隔壁老王,上周在酒桌上,当着几个刚认识的朋友,抢着买单花了八百多。可老婆想买条八十块的裙子,他愣是叨叨三天“不会过日子”。
为什么?因为外人一句“王总大气”能让他飘飘然,而老婆穿再好看,他也觉得是“应该的”。
他们心里有杆畸形的秤,外人的好感能兑换成社会资本,家人的付出却成了理所当然。单位领导夸他大方,他恨不得把工资卡掏空请客;老家亲戚赞他出息,他连彩礼钱都敢预支来摆阔。
可转头孩子要买本课外书,他眼睛一瞪:“就知道乱花钱!”老婆想让厨房装个热水器,他脖子一梗:“烧水不能洗吗?”
更可怕的是,这种面子癌晚期患者,往往把家人的忍耐当成炫耀的资本。酒桌上吹嘘“我老婆从不乱花钱”,其实是他连支口红都舍不得给买;对外人显摆“孩子特别懂事”,实则是孩子要个玩具都得看半年脸色。
等到老婆心凉了,孩子疏远了,他们还沉浸在“外人眼里的成功人生”里,可悲不可悲?
02:缺乏家庭责任感,不愿承担家庭开支
你见过这种场景吗?老李在外头跟兄弟吃喝,一顿烧烤花五六百不心疼,可家里马桶坏了三个月,他硬是装看不见。老婆催急了他就吼:“天天钱钱钱,我是印钞机啊?”结果第二天同事买房找他借钱,他二话不说转了两万。
这种人啊,不是没钱,是压根没把家当回事。
他们的逻辑荒唐得让人心寒,给外人花钱是投资人情,给家里花钱是纯消耗。兄弟困难时帮一把,将来能换回人情;同事借钱不催还,能落个“讲义气”的名声。可孩子学费?反正跑不了。老婆医药费?又不是大病。
父母养老钱?老人又花不了多少。
这种责任逃避型人格,往往还自带一套双标理论。自己买最新款手机叫“工作需要”,老婆买套护肤品叫“奢侈浪费”;请客户按摩叫“维护关系”,给爸妈买按摩椅叫“乱花钱”。
更绝的是,当他们偶尔给家里买个东西,能挂在嘴边念叨半年,仿佛做了天大的牺牲。殊不知,隔壁老王家男人,早把工资卡主动上交十年了。
03:自私自利心理作祟,只考虑自己利益
这种人心里装着个放大镜,把自己的欲望放得巨大,把家人的需求缩成蚂蚁。表叔就是典型,去年炒股赚了五万,立马给自己换了新手机新电脑,侄女上大学想借五千块学费,他哭穷说被套牢了。
结果第二天被人看见在4S店试驾二十万的新车。
他们的自私是刻在骨子里的,烧鸡要把大腿撕给自己,鱼肚子最嫩的肉先夹走。家里换电视必须得是他看球赛爽,装空调定要先装他卧室。
你要是跟他理论,他振振有词:“我挣钱我不该享受?”可老婆起早贪黑做家务,孩子寒窗苦读考第一,在他们眼里都成了“本分”。
最让人齿冷的是,这种人往往把家人当成人质。老婆要离婚?孩子要断绝关系?他们反而得意:“看谁离得开谁!”其实哪是离不开,是家人太重感情。
等真把人心伤透了,他们守着堆满奢侈品的空房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才叫现世报。
家人是最亲的人,需用心关爱,莫让金钱疏远亲情:
钱是照妖镜,也是试金石。它照得出人性自私的底线,试得出亲情含金量。你发现没有?那些对外人撒钱的人,往往换回的是表面客套;而对家人吝啬的人,注定寒了最真的心。
真正聪明人,都懂得把最好的情绪、最厚的钱包留给家人。因为外人看得见你飞多高,只有家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今晚回家,不妨把酒局上的豪气分给爱人买个镯子,把牌桌上的阔绰挪给孩子买套好书。
你会发现,家人眼里的光,比什么面子都值得。
来源:创优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