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沈大地的秋日,天高云淡,正是飞行的好时节。9月29日至10月1日,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将在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举行。这场以“梦想起航 法库飞翔”为主题的航空盛会,将汇聚飞行表演、机型展示、产业论坛和互动体验,为市民和专业人士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嘉年华”。
辽沈大地的秋日,天高云淡,正是飞行的好时节。9月29日至10月1日,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将在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举行。这场以“梦想起航 法库飞翔”为主题的航空盛会,将汇聚飞行表演、机型展示、产业论坛和互动体验,为市民和专业人士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嘉年华”。
飞行大会
从地方品牌到国际窗口
多年来,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已逐渐成为沈阳乃至东北地区航空文化传播和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每一届大会都吸引众多国内外飞行团队和企业参展,通过精彩的飞行表演和前沿的机型展示,展现通航产业的多元魅力。观众不仅能看到特技飞行、跳伞表演,还能近距离接触各类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感受航空科技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正是通过这样一场又一场的高水平展会,沈阳逐步树立起在通航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影响力的扩大,沈阳航空产业的整体实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
产业规模
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沈阳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这里不仅诞生了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还构建了覆盖军机、民机、发动机、通用航空和无人机的全产业链体系。近年来,沈阳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推动航空制造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军机方面,沈阳承担多型重点装备研制任务;在民机领域,沈飞民机等企业长期参与国际转包合作,成为全球航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发动机与燃机方面,中国航发黎明等企业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国产燃气轮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此外,锐翔电动飞机、无距无人机等产品在国际上也具备较强竞争力。可以说,沈阳航空产业已跻身国家第一梯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赋能
打造航空产业新生态
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支持和制度的持续创新。
沈阳市将航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产业集群专班+大平台公司”机制,沈阳航空产业集团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头部企业+配套园区”模式落地,建设了航空动力产业园、沈飞配套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化园区,显著提升本地配套能力。
沈阳市还出台《支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项目落地、研发创新到人才引进,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布局赛道
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在传统航空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沈阳也积极布局新赛道,低空经济正是其中的重点方向。
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不仅是一场通航盛宴,也是低空经济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通用航空通常指除民用航空运输以外的飞行活动,包括农林作业、应急救援、飞行培训等;低空经济则是在低空范围内,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为载体,拓展出物流配送、城市交通、文旅体验等新业态。
沈阳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具备良好基础。法库通航机场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无人机专用空域,高度3000米以下、面积达200平方公里,适合开展无人机测试、训练和适航审定。本次大会将首次展示无人机乡村物流、eVTOL短途运输等9大低空应用场景,并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流通平台,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场”走向“应用场”。
抓住契机
绘就航空新蓝图
以法库飞行大会为契机,沈阳正加快构建“南部临空经济区、北部航空航天城、法库通航基地”的“双核一基地”发展格局,推动航空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未来,沈阳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依托中试平台和技术研究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推进“航空+文旅”“航空+应急”等融合发展,让航空产业成为沈阳振兴的新引擎。
一场飞行大会,展示的不仅是技术与表演,更是一座城市对天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沈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扎实的步伐,翱翔于高质量发展的蓝天。
来源:东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