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大力改善困境青少年居住与学习环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08:46 1

摘要:“奶奶,我回来啦!”村道旁,一栋石板房前响起少年清脆的声音,只见13岁的方景(化名)正背着书包,脚步轻快地跑进家门,随即他一溜烟扎进了自己的新房间——一间刚完成改造不久的“希望小屋”。

平潭精心打造“希望小屋”,大力改善困境青少年居住与学习环境——

播下希望的种子 梦想在小屋发芽

东南网9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廖慧娟)

周五下午5时许,平潭君山片区流水村,凉风习习。

“奶奶,我回来啦!”村道旁,一栋石板房前响起少年清脆的声音,只见13岁的方景(化名)正背着书包,脚步轻快地跑进家门,随即他一溜烟扎进了自己的新房间——一间刚完成改造不久的“希望小屋”。

轻轻推开房门,夕阳透过玻璃窗,洒满整个房间。素净平整的天花板下,原木色的书桌、书柜稳稳立着,书柜里整齐码放着各式各样的书,整个空间明亮而温馨。方景迅速放下书包,抽出一本数学练习册,端坐在崭新的书桌前认真写起作业,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就在几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处昏暗拥挤的逼仄角落。经过改造,整体空间变大了,墙面粉刷一新,天花板装上了整洁的吊顶,小沙发换成了散发着松木清香的上下床……房间还是从前那间,却处处透着温馨、整洁。“叔叔阿姨们好像会魔法似的,让这里焕然一新。”方景高兴地说。

对于方景而言,能拥有这样一间小屋,曾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奢望。方景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的父母皆因服刑而无力抚养三个孩子。方景和姐姐弟弟被寄养在亲戚家,姐弟三人挤在一间小房间内睡觉,夜里连翻身都困难。一直以来,他们心底都藏着共同的愿望——拥有一间宽敞亮堂的新房间。

如今,这个梦想因“希望小屋”项目而成了真,该项目旨在为6至16周岁的困境青少年改善居住和学习环境。

今年以来,共青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委员会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对首批12名困境青少年启动了“希望小屋”改造计划。在改造过程中,对孩子们原有的居住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合理装修,并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精心打造了10户“希望小屋”。

方景和弟弟方远(化名)便是其中一户受益者。最让方景欣喜的是,不仅自己和弟弟有了更宽敞的小天地,正在读中专的大姐也得以拥有独立的卧室。从此以后,姐弟三人再也不必挤在一起了。“新桌子、新椅子、新床铺,每一样我都很喜欢。”方景眼睛发亮。

在“希望小屋”项目的推动下,平潭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困境青少年关爱体系。如今,每至周末,志愿者和心理辅导老师都会准时上门,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暖心服务。渐渐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晚上7时,9岁的方远也结束课后辅导回到了家。见到弟弟,方景迫不及待地和他分享学校里的新鲜事、有趣的新知识。家庭的变故,曾让方景一度陷入沉默和自卑。然而,在“希望小屋”项目和周围人的关怀下,这个少年正一点点找回自己。

此时,奶奶方吓姝端着刚洗好的水果,在门口停住了脚步。她看见两个孙子正认真预习功课,眼角的皱纹不由得舒展开来。“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方吓姝轻声感叹道,像是怕打扰了孩子们。

方景似乎察觉到了奶奶的目光,他抬起头,语气坚定地说:“奶奶,我现在觉得,原来能认真写字、好好读书,心里是这么踏实。”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