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从豫西伏牛山区走向万里海疆的“兵专家”,用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不畏艰难、勇敢追梦。27年来,马少利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2025年7月被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晓波 通讯员 傅新普
近日,洛阳市嵩县第二高级中学校园里暖意融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资阳舰一级军士长马少利,回到阔别20多年的母校,与在校师生互动交流。
这位从豫西伏牛山区走向万里海疆的“兵专家”,用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不畏艰难、勇敢追梦。27年来,马少利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2025年7月被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榜样归来:一堂触动心灵的“梦想公开课”
当天,嵩县二高的教室内座无虚席。马少利身着洁白军装,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身姿挺拔、目光坚毅,面对台下稚嫩而充满朝气的面孔,深情回顾了在嵩县二中的求学时光,分享了从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海军一级军士长的心路历程。
“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但它需要我们用汗水去灌溉,用坚持去守护。”马少利的声音洪亮而诚恳。他勉励学弟学妹们要“立大志,干大事”,尽早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将个人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和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中。
谁能想到,这位驰骋万里海疆的“兵专家”,第一次出海不到两小时就吐了七次。马少利坦然分享起刚当兵时的困惑:“我曾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海军。但我想起一句话,当你觉得累的时候,说明你在走上坡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征服这片大海、驾驭这些装备。
马少利讲述了军旅生涯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以及如何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绝不放弃”的信念一次次闯关夺隘。
“你们身处最好的时代,青年学子正逢其时。要珍惜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为未来的翱翔积蓄力量。这就像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步方向正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
“听完马班长的报告深受启发,他的经历太励志了!我们要学习他奋发图强、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嵩县二高高二学生贾玉静激动地说。
高二学生郭珈宏同样备受鼓舞:“马班长用行动证明,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成为栋梁之材。我要学习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将来像他一样为国家贡献力量。”在场老师纷纷表示,来自身边榜样的力量,远比任何说教都更生动有力,这是一堂无比珍贵的思政大课。
淬火成钢:“兵专家”之路是用奋斗与执着铸就
讲座结束后,马少利与昔日恩师、同窗好友亲切交流。老师们欣慰地回忆,马少利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吃苦耐劳、有担当、为人稳重踏实。
老同学笑着说:“虽然他当年成绩不是最突出的,但身上有种‘稳’劲儿——性格稳、作风稳,能沉下心钻研,做事靠谱。今天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一点不意外,都为他感到光荣!”
从军27年,他累计发射上万发炮弹。新兵刚下连时,他被分配到某导弹护卫艇担任高射机枪手,之后在4型舰艇、6型舰炮岗位历练。2022年7月,第五代“海上先锋艇”资阳舰入列,马少利光荣成为该舰一员。
他不满足于“把炮打准”,更聚焦“如何实现舰炮实战效能最大化”。接装新舰过程中,他向厂家提出多项革新意见,其中8项被定型列装。27年来,马少利坚持对发射过的炮弹进行精细的射后分析。靠着这股钻劲狠劲,他从只有高中学历的“门外汉”,成长为舰炮专业的“排头兵”。
为系统传承经验,马少利用700多个日夜编写出《某型舰炮电气原理与维修》教材,该书被列为“军队重点建设教材”,由海军某大学采用并作为海军统编教材出版。他还自学视频软件,拍摄制作50多个教学微课视频,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牵头成立支队枪炮专业首席工作室和舰炮模拟训练室,丰富了专业骨干培养资源和路径。
“我的成长离不开老班长的指导和战友的帮助。”马少利说。如今他发扬传帮带传统,带过的30多名同志中,多人成长为舰艇干部和高级军士,20多人荣立三等功。
向海图强: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万里海疆
这些年,马少利先后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军士”,多次获评海军专业技术能手,在各级舰炮专业比武、基础训练比武中摘得头筹,还被多所军校及地方科研院所聘为专家教员。
闪光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日夜的刻苦钻研,是对岗位极致的热爱与坚守,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生动实践。
“我虽然平凡,但要成为不一样的烟火,要让肩上的钢枪永远闪金光。”马少利的军旅生涯,是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代水兵将青春与热血无私奉献给战舰、奉献给万里海疆的缩影。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马少利,仍坚持每天最早到战位。“假如战争来临,我要让每发炮弹都长上眼睛,首发命中,发发制敌!”他用青春与热血,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书写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与荣光。
马少利此次重返母校,不仅是一次回乡探亲,更是一次成功的国防教育和精神激励。他将深蓝梦想的种子播撒在伏牛山下的校园,点燃了学子们的从军报国志、爱国强军心。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马少利”从这里走出,沿着榜样的足迹,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洪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来源:吴老师音标与自然拼读